(斷版)豬的種子又來了

13-mata-buta-no-tane

大野狼好想吃烤豬,
但他實在跑太慢了,總是抓不到小豬。
幸運的狼遇到狐狸博士,
狐狸博士送他「豬的種子」。
埋下種子後,隔天就冒出芽來了,
第三天結出橡實大的小豬,
狼忍啊忍啊……
第四天像草莓那麼大,
狼流著口水,還得再忍一忍……
第五天像檸檬那麼大……
大野狼再也忍不住了!

佐佐木Maki延續《豬的種子》
顛覆傳統的故事,
機靈的小豬、笨笨的大野狼、
聰明的狐狸博士,
豬的種子又要來了!

作繪者簡介:佐佐木Maki

1946年出生於日本神戶市,兵庫縣立高工設計科畢業、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肄業。身兼漫畫家、插畫家及圖畫書創作者等數種身分。1966年在月刊漫畫《Garo》出道以來,持續在《Garo》、《朝日Journal》等雜誌發表作品,漫畫風格自由奔放且具實驗性質。1973年圖畫書處女作《天涯一匹狼》由福音館出版發行,成為開拓日本「無厘頭圖畫書」的先驅。除了創作漫畫及圖畫書,也曾為村上春樹數本初期作品畫過封面。讀者群廣泛,小自幼兒大至成人皆受他的作品深深吸引。

譯者簡介:米雅

政治大學東語系畢業,日本大阪教育大學碩士。曾任教於靜宜大學日文系十餘年,目前專職寫作、翻譯與繪畫。代表作包括:《桃樂絲的洋娃娃─彭蒙惠的故事》(宇宙光)、《小玲的台中歲時記》、《春天在大肚山騎車》(青林)等。另譯有:《阿松爺爺的柿子樹》(道聲)、《熊與山貓》(小天下)、《怕浪費的奶奶》(三之三)、《蠟筆小黑》(小天下)、《小蠶豆的床》(青林)等書。現居台中市。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豬的種子又來了》(葉嘉青/兒童文學工作者)

《豬的種子又來了》多麼令人好奇的圖畫書啊!幽默中帶點懸疑,吸引孩子沉浸在充滿想像又有點無俚頭的故事中。一開場「從前有一隻狼跑得非常慢……」將孩子帶進了無限定時空的背景中。主角狼跑得比豬還慢的特質讓他吃不到豬,還受到豬的嘲笑。這種打破刻板印象中獵食者凶狠、動作迅速,被獵食者憨厚、動作緩慢的特質產生了一種對比的滑稽感。就在狼委屈的哭泣時,代表智慧的狐狸博士現身且帶來了「豬的種子」,讓問題似乎有了轉機。

狼滿懷期待地照顧豬的種子,第一天「種下」種子,第二天「冒出芽」,第三天結了三隻像「橡實那麼大」的小豬,第四天小豬長得像「草莓那麼大」,第五天小豬長得像「檸檬那麼大」。這種重複情節中時間順序與大小的變化,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推進,成長的喜悅及等待的渴望,但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嗎?語言覺察力強的孩子在這一段中可能會發現,作者透過狼的獨白已悄悄地將「豬的種子」轉換成「孩子」了。這樣狼還可以炸豬仔並將他們吃掉嗎?

接下來故事出現了第二個轉折,郵差熊為狼送來了食物「青菜」,也意外地將三隻小豬驚醒,從牆壁的破洞溜走。飢餓且大費周章的狼立刻追了出去,無奈他一貫跑得「比豬還慢」的特質,又讓豬逃跑了。更可悲的是狼的家因油鍋著火燒了起來,他冒失地衝進去,滅火不成反燒傷了尾巴。當然非說教的故事不會到此結束,狼不氣餒地一面重蓋房子,一面想:「像我這樣的狼,真有吃到豬肉的一天嗎?」將開放性的答案拋給讀者思考,也為下一集的情節預留了伏筆。

《豬的種子又來了》文本幽默,語言豐富。具聲音表情與豐沛情感的對話將渴望、興奮與失望的心情傳神地表達。巧妙運用的擬聲詞與重複句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與愉悅感,讀來富節奏及韻律感。故事結構中愚鈍對照機靈,軟弱對照堅強的兩極化角色特性讓幼兒容易理解。美麗的插圖以明亮色塊、簡單線條與不同視角的呈現增強了故事的趣味與輕快感,適合孩子欣賞細節及朗讀生動的語文。親子共讀時,父母可以運用書名、閱讀第一集《豬的種子》的經驗或故事開場白的描述,鼓勵孩子預測故事的情節與結局,並說明原因。也可以請孩子做角色扮演,試著以不同立場思考對立角色的處境。若孩子對故事結構已有清楚的了解,也可以共玩改編結局或自創續集的遊戲。

書名 豬的種子又來了
原文書名 Mata Buta No Tane
作繪者 佐佐木Maki
譯者 米雅
商品編號 TW720
頁數/開本 20.5×26.2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034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