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來了

041-this-is-my-family-16-9

小女孩和爸爸、媽媽以及弟弟,就住在爸媽經營的小餐館裡。
有一天,陌生的奶奶從計程車上走了下來,走進小女孩的世界。
奶奶出了門總會撿東撿西回家, 吃飯的習慣、洗衣服的習慣都不一樣,
在衣櫃裡藏東西到發臭,衛生習慣很差,甚至躺在小女孩學校的圍牆邊睡覺……
「爸爸,可不可以叫奶奶回去她自己的家?」

作繪者簡介:李惠欗

1972年出生於韓國釜山,畢業於慶南情報大學視覺設計系。曾在出版公司擔任美術編輯,也為動畫公司畫插畫。作者以自己的家庭為背景創作出這個故事,並於2005年榮獲第六屆寶林圖畫書創作獎。

譯者簡介:米雅

任教於靜宜大學日文系。代表著作:《在微笑的森林裡吹風》(人光)、《另一雙眼睛──窗‧道雄詩選》(信誼)、《今天,你開心嗎?》(人光)、《走進圖畫故事書的世界》(CD書,道聲)、《桃樂絲的洋娃娃──彭蒙惠的故事》(宇宙光)。代表譯作:《親愛的世界》(道聲)、《爸爸的圖畫書》(道聲)、《阿松爺爺的柿子樹》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愛的擔子 (米雅/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一本圖畫書的創作靈感來自作者自己的家庭,但是它所談的卻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家庭都可能會面臨的情境。如果有一天當你打開門的時候,外面站著你年邁的父母親,一開口就說:「後半輩子就靠你了。」你會怎麼做呢?很有禮貌的給他們一百個無法同住的理由,然後把門關上?或者直接請進家門,同甘共苦陪伴他們度過餘生?
這本圖畫書裡的家庭選擇了後者,而作者也毫不保留的把主角小女孩和「陌生的」奶奶同住時所面臨的窘境,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我們。接納「陌生的」奶奶同住,聽起來非常難能可貴,但是你可以想像經濟不寬裕的忙碌生活中,年邁的奶奶吐東吐西、撿東撿西、藏東藏西、嫌東嫌西時,所造成的生活混亂嗎?或者當奶奶無法控制大小便、出其不意的在店裡頭脫光衣服,甚至突然躺在你上下學都會經過的學校圍牆邊睡覺,這些是不是都大大的挑戰著你的羞恥心?
經歷、承受了與奶奶同住的種種磨難之後,小女孩問:「爸爸,我們可不可以叫奶奶回去她自己的家?」聽來多麼令人心疼,因為小女孩的生命裡只要不出現這位奶奶,似乎就可以過得安靜一點、乾淨一點、有尊嚴一點。但是爸爸的回答卻告訴她,不管過去和奶奶的關係如何,只要是親人的一天,他就會去承擔那個不輕省的擔子。
我閱讀這本韓國圖畫書,甚至擔任它的中文版譯者,在斟酌字句的時候,深深覺得這本圖畫書背後的思想是非常東方的。我覺得作者並不是在這裡鼓吹東方人善盡孝道的美德,而是透過文字和圖像的力量,把不同的人生情境展現在小讀者面前,讓現代多數不與長者同住的小家庭的孩子們,從小女孩一家人的磨難和彼此承擔、接納的過程裡,學習另一種重要的生命功課。
書末當小女孩問爸爸:「奶奶有像我媽媽愛我那樣的愛你嗎?」爸爸沒有辦法回答她,爸爸的那一段沉默代表著每一個家庭那段難唸的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孩子會跟大人要求要住哪一種房子、要坐哪一種車子、要穿哪個牌子,少有孩子可以跳離本位主義的思考模式,嘗試接納、理解爸媽生命中那些難以回首的過往。這個故事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
最後我要談一談這本書的圖像表現。作者用樸素的鉛筆線條搭配黃褐色的水彩當作整個故事的基調,左頁畫出小女孩在生活各個層面對奶奶諸多行為的抱怨,右頁則畫出爸爸媽媽忙碌打理餐館大小事的同時,又耐心、默默的張羅奶奶的一切。也就是說,作者用左頁來承載一個孩子正常的不滿和抱怨的聲音,又在右頁以父母親沈默挑擔的肩膀來做強烈的對照。一左一右,把家庭成員之間面對同一種生活壓力時的不同感受表達的淋漓盡致。左右雖不同,但是卻彼此影響、彼此建造。
故事前後作者都安排了家族相片,照片成員介紹的差異表示小女孩對奶奶的接納。最後主角說:「我長高1公分了」,如果從圖畫來看,那1公分是何等大的數字,因為圖畫裡她背起了自己的爸爸,可見這區區的1公分,就已經讓她成為能承擔生命重量的小巨人了。

書名 奶奶來了
原文書名 This is My Family
作繪者 李惠欗
譯者 米雅
商品編號 TW618
頁數/開本 26.2×22.7cm/36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141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