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見到一隻貓,
你會怎麼看呢?
在這本書裡,布蘭登.溫佐用不同的觀察角度、好奇心和想像力,展示出一隻貓的多重生命,也讓我們明白:觀點如何影響著看法。
作繪者簡介: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
住在紐約州北部。他的作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童書、動畫和雜誌上。他是熱心的環保人士,他覺得自己很榮幸能和許多機構合作,為荒野棲息地和瀕臨絕種動物的未來努力,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布蘭登畢業於普瑞特學院(Pratt Institute)。可以到Brendanwenzel.info瀏覽他的作品。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獨一無二的觀點(宋珮/藝術工作者)
美國Chronicle公司在八家同業競標下,好不容易拿到《他們都看見一隻貓》的出版權。公司童書部門負責人之所以極力爭取,是因為她第一次看到書稿,就覺得它具有成為經典的特質,作家充滿韻律感的文字和富於動感的圖畫非常難得,思考周密、完整,看似簡單,卻有深刻的啟示性。 作家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的創作構想來自教兒童美術的經驗。幾年前,他在尼泊爾教當地兒童畫畫,孩子跟他說他們畫得一團糟,這反應令他難過,因為他的哲學是,一幅畫不可能畫得很糟糕,他總要孩子認清這一點。舉例來說,如果教室裏孩子都來畫貓,大家畫得一定不一樣,每幅畫都會很獨特,因為孩子們對貓的看法,和與貓相處的經驗都不同,觀點的差異使貓呈現不同的面貌。 教學的經驗給了他創作圖畫書的靈感,在幾經琢磨之後,決定讓「他們都見一隻貓」這句話重複出現,然後從十二種動物(包括人)的觀點來看同一隻貓。「這隻貓帶著他的鬍鬚、耳朵和爪子在世界行走……」這句話也重複出現,表示這隻貓與生俱來的特色就是牠的鬍鬚、耳朵和爪子,不過牠雖然自由的在世界行走,脖子上的鈴鐺卻顯示牠是一隻家貓。 其他動物看貓的角度可能反應心理狀態,例如小孩、狗、狐狸這些比貓大的動物,小孩覺得貓可愛,狗覺得牠討厭,狐狸把牠當成獵物;較小的金魚和老鼠看貓是獵食者;蜜蜂用牠們特殊的眼睛構造看、鳥和跳蚤以高低不同的視角看;蛇和臭鼬的視力很差,但蛇有熱能感應器,臭鼬的聽覺和嗅覺靈敏;蚯蚓和蝙蝠不用眼晴,而是用觸覺和聽覺來辨別貓的形體,每種動物「看」到的都不一樣。結尾很有意思,貓走到了水邊,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用自己的眼光觀看,又是如何呢? 布蘭登.溫佐配合個別動物的觀點和特性,選擇不同的媒材作畫,並且運用場景、透視、構圖和色彩增加效果橫長型的版面設計,也加強了貓一直在行走的動感,牠在探索這個世界,也用牠自己的點觀察其他動物,牠的觀點一樣反應了牠個別的經驗、內心的感受與情緒,以及每個個體與生俱來的獨特性。 |
書名 |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 |
原文書名 | They All Saw a Cat |
作繪者 | 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 |
譯者 | 宋珮 |
商品編號 | TW805 |
頁數/開本 | 28.8×23.6cm/40頁 |
印刷 | 彩色/精裝 |
適讀年齡 | 三歲以上 |
國際書號ISBN | 9789864001194 |
定價 |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7元)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