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棕熊變得好奇怪:他收集了青苔、木頭和樹枝,打算蓋一間冬眠小屋。
動物夥伴都覺得他好傻,可是等到冬天降臨時,大棕熊舒服又溫暖,
其他動物卻冷得直發抖,大棕熊仁慈的邀請他們一起進來,
他們卻興奮得睡不著覺,大棕熊可以好好冬眠嗎?
作者簡介:約翰.尤曼(John Yeoman)
英國著名童書作家。1932年出生,在劍橋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畢業後開始從事童書創作,與英國國寶級插畫家昆丁.布雷克合作逾四十年,共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圖畫書。除了創作,尤曼也從事了長達28年的寫作教學工作,退休後旅居法國,每天創作、閱讀。
繪者簡介: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生於1932年,英國第一屆兒童文學桂冠得主,2005年更因為對兒童文學的卓越貢獻獲頒司令勳章(CBE)。擅長以簡明、鮮活又靈動的線條構圖,搭配寫意的水彩,造就非常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插畫作品難計其數,也屢獲各大獎項,其中包括1981年的英國格林威大獎、2002年國際安徒生大獎等。目前定居倫敦。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不求自己的益處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有一回和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故事,談到分享這件事,我好奇的向他們提出一個假設。「如果你現在手上有一包你最喜歡吃的餅乾,你要不要分給旁邊的小朋友吃?」 沉靜了一會兒後,離我最近的一個小女孩終於開口了。「那給他一片就好了!」她看著隔壁的小男孩,有點不情願的說。 幼兒對分享感到困難,是因為分享意味著必須「捨己」,捨去自己原本擁有的、喜歡的東西,分送給他人。若是分享對象是他所喜悅的人或許還容易;但如果是他所嫌惡的人,恐怕難上加難。只是人際關係就像一座翹翹板,分坐兩端的人都必須付出和領受,上下擺動,讓「施」與「受」在過程中相得益彰,關係才能發展並維持長久。 故事中的大熊辛苦為自己建造了一間溫暖舒適的冬眠小屋,不僅被其他的動物夥伴坐享其成,還因此清夢受擾,一整個冬天都不得安眠。然而,大熊非但沒有抱怨或將打擾他的動物夥伴驅離,默然忍受他們造成的種種混亂與不便,還順應動物夥伴的要求,犧牲自己的睡眠(熊是一定得冬眠的,其他的動物夥伴卻未必),加入他們的歡樂派對。 「那些動物好自私,」有個小男孩聽完故事說:「完全不管大熊的感受。」 沒錯,這正是作者約翰.尤曼設計大熊這個角色的用意。不管是在這個故事中,還是在同系列的其他書中,大熊都扮演善體人意,並且處處為朋友著想的角色。他成為連結動物夥伴之間的友誼中樞,許多處境看似都是吃虧和付出,有時甚至還得忍氣吞聲,但若不是因為他願意捨己為夥伴的益處設想,彼此間的友誼也無法被建立和堅固。 |
書名 | 大棕熊的冬眠小屋 |
原文書名 | The Bears Winter House |
作者 | 約翰.尤曼(John Yeoman) |
繪者 | 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
譯者 | 劉清彥 |
商品編號 | TW690 |
頁數/開本 | 22.4×28.9cm/32頁 |
印刷 | 彩色/精裝 |
適讀年齡 | 小學一、二年級 |
國際書號ISBN | 9789866205460 |
定價 |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