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強森的聖誕奇蹟(新版)

22-the-christmas-miracle-of-jonarhan-toomey

生命教育系列(舊版本)封面:

09-the-christmas-miracle-of-jonathan-toomey

當寡婦麥太太和她的兒子湯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敲古強森的門時,他們得到冷漠的回應。因為古強森總是獨來獨往,村子裡的小孩都叫他苦先生。沒有人知道他曾經是一個有妻子和小孩的幸福男人,也不知道他是因為妻子和小孩相繼過世,才變得這麼冷酷無情。

這位雕刻師傅會接受寡婦的請託,完成她要的聖誕木雕嗎?還有,他會准許她的兒子在一旁看他工作嗎?古強森的脾氣雖然不好,他還是答應她的請求,也因此出現了一個奇蹟,使他原本背傷、冷漠的心,被一股暖流慢慢融化。P.J.林區豐富美麗的插畫,完美的詮釋了蘇珊‧瓦奇喬斯基這個動人且令人難忘的聖誕故事。

作者簡介:蘇珊.瓦奇喬斯基(Susan Wojciechowski)

直到最近,他都在學校的圖書館工作。她為兒童寫了許多故事,《古強森的聖誕奇蹟》是她的第一本圖畫書。她說:「每年十二月,我都會為小孩唸兩、三個經典的聖誕故事,想要找點別的故事來念,卻怎麼也找不著,所以就是著自己寫一個。」蘇珊‧瓦奇喬斯目前與他的先生和小孩定居在美國賓州的約克市。

繪者簡介:P. J. 林區 (P. J. Lynch)

愛爾蘭知名的插畫家。1987年就以第一部作品A Bag of Moonshine 榮獲鵝媽媽獎,並且分別在1996年以The Christmas Miracle of Jonathan Toomey,1998年以《潔西過大海》兩度榮獲凱特格林威獎。他的話做色彩厚實,情感豐富,寫實的表現手法對故事內容有極強烈的情感渲染效果。林區目前定居於都柏林。

譯者簡介:劉清彥

每年聖誕節都要拿出言本書讀一讀,從中感受聖誕的氣氛,思考聖誕的意義,也體驗聖誕奇蹟。和小朋友說了三十年故事,翻譯和創作了三百多本書,目前正玫力於將圖畫書與自己所學的傳播專業結合在一起。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 (曹俊彥/專業兒童圖畫創作)古強森是一個孤獨的木雕師傅,他成天愁眉苦臉,又愛發脾氣,被村子裡的小孩叫做「苦先生」。其實他是因為經驗過一段不的遭遇,失去了心愛的妻子和小孩,才變得冷酷無情。
有一天一位寡婦帶著她的小孩來敲他的門,請他幫忙雕一組聖誕木雕。當然古強森的態度是冷漠的,不過他還是接受了她的委託。當小男孩很謹慎的對古強森提出意見時,讀者不免要為小男孩擔一點兒心,還好在每次麥太太帶小男孩離去後,古先生對工作的認真態度,讓讀者看出他的心一次一次軟化了。也讓讀者感受到他冷漠的外表下其實充滿了真誠和熱情。這一切都一點一滴的導引向充滿生命躍動的聖誕奇蹟。其實,在書中可以被讀者解讀為奇蹟的事不只一件。它們正等待讀者自己去尋找、感受。
看過這本書,不但經歷了動人的故事,我們還透過精彩寫實的圖畫,參觀了木雕師傅充滿木頭香味的工作室,看到各式各樣的工具和許多作品。P.J林區的水彩畫除了水彩的透明感,還兼具油畫的厚實。刻劃的人物更令人覺得感情豐富,有血有肉,當然能使故事更加精彩了。
書名 古強森的聖誕奇蹟(附CD)(新版)
原文書名 The Christmas Miracle of Jonathan Toomey
作者 蘇珊.瓦奇喬斯基(Susan Wojciechowski)
繪者 P. J. 林區(P. J. Lynch)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759
頁數/開本 19 × 23 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690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6.5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最珍貴的禮物

46-the-gift-of-tje-magi

在紐約市一間破舊的公寓裡,黛拉絕望數著自己辛苦存下來的一點點銅板,想為丈夫吉姆買聖誕禮物。她想送的禮物,似乎需要她做出非常大的犧牲,那就是賣掉她最珍貴的寶貝,也就是自己亮麗的長髮。不過,吉姆為黛拉做的犧牲也不小。
他們在聖誕夜交換禮物時,終於發現他們為對方所做的事。乍看雖然令人絕望,值得慶幸的是,在這間不起眼的公寓裡,比任何商店都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聖誕禮物,那就是愛、奉獻和犧牲。
「對所有送禮和收禮的人來說,他們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歐亨利為殘酷世界中堅定不移的愛,描繪出卓越的樣貌;P. J.林區則以動人的畫面,將這個深刻又力道十足的經典故事,完美呈現出來,每個眼神、表情和姿態都栩栩如生,令人驚嘆。

作者簡介:歐亨利(O. Henry)

本名威廉.悉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被喻為當代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之一。他在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數百篇小說。他的諷喻幽默與出人意表的情節設計,使作品充滿反諷和娛樂性,也使他成為美國文壇最受愛戴的作家。歐亨利於1910年過世。

繪者簡介:P. J. 林區 (P. J. Lynch)

英國知名插畫家。分別在1996年以《古強森的聖誕奇蹟》(道聲出版),1998年以《潔西過大海》(格林出版)兩度榮獲凱特格林威獎。林區說:「《最珍貴的禮物》是我一直很想畫的經典故事,尤其是第一次造訪紐約,看見那些從歐亨利時代就未曾改變過的街道後,動機就更強了。但這個故事真正吸引我的,不是紐約的舊街道,而是黛拉和吉姆非常真實的關係,令人感動。」他目前定居愛爾蘭,作品還包括令大人和小孩都深受感動的《地球的禱告》(道聲出版)。

譯者簡介:劉清彥

小時候就曾經為這個動人的經典故事,在棉被裡暗自流淚,現在閱讀這個圖文版,更是感動不己。希望每個大人和小孩,在收送禮物的聖誕節期,都能懷抱故事主角的精神,傳遞聖誕真諦。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星期天都去教會和小朋友說故事,目前專事童書翻譯和創作,也到各地為喜歡童書的大人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愛是在對方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黃迺毓/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教授)

吉姆和黛拉是一對很窮的恩愛夫婦,聖誕節即將來臨,他們為了要送對方禮物,花盡心思。買禮物要花錢,他們拿自己的值錢東西去典當,去買對方喜歡的東西。結果互贈禮物時,赫然發現雙方的禮物都派不上用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歐亨利膾炙人口的小說。這對年輕夫妻的拮据生活,使得購買「非生活必需」的東西顯得力不從心。雖然不送禮,對方也不至於感受不到愛,但是聖誕節是個分享和給予的時節,他們想的是:我真的一無所有嗎?
竟然不是!他們雖看似窮到極點,卻各有一樣可以變賣的東西。對黛拉而言,那頭秀髮是她「擁有」的財富。雖然襯托她的美麗,卻不是不能捨棄的,尤其當她想到心愛的吉姆,想到他戴上錶鍊後會多麼快樂,黛拉就沒什麼遲疑了。
沒有了長髮,她的「漂亮」也許遜色了,但是她的「美麗」卻大大增色。她買了錶鍊,回家等待給先生驚喜。吉姆呢?他想到黛拉的美髮,若有漂亮的髮簪,就會相得益彰,一貧如洗的他於是賣了祖父傳給他最寶貝的懷錶,給心愛的妻子買了髮簪。

這兩個年輕人,竟然想的是同樣的「計謀」。他們為了對方,不自量力的作了世人眼中看來愚蠢又有點可悲的舉動。但是真理本來就有傻氣,原來人也可以有這麼豐富的享受!

對相愛的人來說,愛情或是麵包比較重要?一直是爭論的議題,但是這個問題充滿弔詭。愛情可遇不可求,麵包(經濟保障)卻是努力可得。我想到周圍有些年輕人有了相戀對象,面對婚姻的抉擇時,卻以「事業未成、功名未就」而不敢結婚,因而蹉跎雙方的青春。其實,真正的愛情需要婚姻這個籃子來保護,經濟基礎固然重要,但是要多有錢才能放心呢?通常愛不足的人比較會反映到物質的所求。當兩人的愛情穩固,生活裡的物質慾望就不會高過你們所需。

送人禮物本是不求回報,這兩個被愛充滿的小夫妻,在買禮物時一定沒想到對方也會送禮物給自己,所以一廂情願的要給對方超出自己能給的,雖然雙方都撲了空,心意卻因此倍增。在他們心目中,對方是非常尊貴,值得他們不計代價的去送禮的人。

有人說,你能給的最好禮物就是你自己,指的當然不是你的肉體,而是你的心。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我們多麼需要學習如此的真誠啊。

書名 最珍貴的禮物
原文書名 The Gift of the Magi
作者 歐亨利(O. Henry)
繪者 P. J. 林區 (P. J. Lynch)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29
頁數/開本 19.8×23.8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8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462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地球的禱告

05-granddads-pray-of-the-earth-16-9

爺爺和孫子在樹林裡散步,他告訴孫子,禱告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不管是向天伸展的樹木、緩緩吐露芬芳的花朵,還是在枝頭歡唱的鳥兒,世界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禱告方式,其中最好的是人們的禱告。

小男孩聽的非常入神,雖然不明白,也從未聽過地球的禱告,但因為有爺爺相伴,總讓他覺得世界很美好。

直到有一天,爺爺離開他了……失去爺爺的世界變得既黑暗又孤獨,然而在這時刻,男孩更需要聽見地球的禱告,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話語,發自內心的禱告。

作者簡介:道格拉斯‧伍德 (Douglas Wood)

知名的音樂家、指揮家和作家,同時也是美國也升自然保護區的資深導引解說員,經常往來於全國各地發表演說或參與相關會議。她最經典的得獎作品Old Turtle 在全世界各地已經銷售近百萬冊,其他的作品還包括Paddle Whispers 和 Making the World。

繪者簡介:P. J. 林區 (P. J. Lynch)

愛爾蘭知名的插畫家。1997年就以第一部作品A Bag of Moonshine 榮獲鵝媽媽獎,並且分別在1996年以The Christmas Miracle of Jonathan Toomey,1998年以《潔西過大海》兩度榮獲凱特格林威獎。他的話做色彩厚實,情感豐富,寫實的表現手法對故事內容有極強烈的情感渲染效果。林區目前定居於都柏林。

譯者簡介:劉清彥

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記者、編輯。目前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與翻譯的工作。著作有:《沒有翅膀的天使》、《彩虹森林》、《達達的信》、《小安琪的大麻煩》和《盧公公》等書;譯着有:《公主的月亮》、《世界為誰存在》、《小羊睡不著》、《屋頂上的小孩》等五十餘冊。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禱告不拘任何形式,只要用心靈和誠實 (黃迺毓/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教授)

爺爺和小孫子喜歡一起在樹林裏散步,他告訴孫子,禱告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不管是向天空伸展的樹木,緩緩吐露香氣的花朵,還是在枝頭歡唱的鳥兒,世界上每一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禱告方式,其中最好的是人們的禱告。小男孩聽得非常入神,卻也滿心疑惑,雖然他從未聽過地球的禱告,但因為有爺爺相伴,總讓他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直到有一天,爺爺過世了,失去爺爺使世界變得既黑暗又孤獨,然而在此時刻,男孩更需要聽見地球的禱告,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話語,發自內心的禱告。

浩瀚宇宙中有無數個星球,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唯一有生物的星球,聖經上說:「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所以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方式來讚美上帝。對一個小男孩來說,他可能聽過大人禱告,也知道每個人都可以禱告,但是禱告只是喃喃自語嗎?當他問爺爺有關禱告的問題時,爺爺似乎早有準備,所以他開始從四周的東西談起,樹木、石頭、溪流、青草、小花、風、鳥兒等等,他說:「每一種生物都會盡力展現自己生命最好的一面,那種天賦就是它的禱告。」

那人們是怎麼禱告的?孫子問。爺爺的回答又是很不拘泥於形式的──欣賞自然美景是禱告,天人合一是禱告,演奏音樂或畫圖都可以是禱告。家人團聚感恩是最美的禱告,傷心難過時也禱告,重點是「必須要真誠,而且發自內心」。

接著孫子問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們的禱告會得到回答嗎?」爺爺答以:「每一個禱告成長就是它自己的解答……所以禱告不是要改變這個世界,而是改變自己。因為當我們改變自己的時候…..這個世界也會跟著改變。」孫子雖然聽了,但是不能真懂。尤其後來爺爺過世,他試著努力禱告,卻是「不靈」,他就再也不禱告了。是啊,禱告有什麼用?!會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沒有奇蹟。

就像釀酒需要時間一樣,爺爺的話像是葡萄,經過時間的醞釀,時候到了,孫子長大了,有一天他又回到跟爺爺一起散步的樹林裏,他開始聽到萬物的禱告,就像爺爺曾告訴他的,他也豁然開朗,開口禱告,為美麗的地球和爺爺。因著禱告,他的世界脫離黑暗和孤獨。

每個人都有孤獨無依的感覺,弱小的孩子更是需要有保護和依靠,父母當然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是父母也是人,都有自己的極限,往往自顧不暇,但是讓孩子知道他可以隨時隨地呼求上帝,跟上帝談話,將心裏的重擔告訴上帝,一方面當他能專注的禱告,他就比較不會驚慌失措,可以避免錯誤的反應;另一方面,小孩的禱告直達天庭,孩子的心思單純,上帝最珍惜。

禱告是本能,所有的人類都有某種形式的禱告,有的焚香祭拜,有的頂禮膜拜,禱告通常不是對著別人,而是一種靈性的訴求。禱告的對象很重要,有人說:「我不確定有上帝,所以我對天禱告。」聽起來似乎比較合乎理性,然而「天」指的是天空 (sky) 還是天堂 (heaven)呢?「天」不住在白雲之上,所以應該是天堂吧?天堂是個屬靈境界,怎能「聽」你的禱告,還要有回應呢?所以能與人相通的上帝必須是有位格的,我們才能對他訴說心事,祂也才能聆聽並回應。

基督徒的禱告最簡單,隨時隨地不需形式,因為上帝要的是我們的心靈和誠實。在《地球的禱告》裏,爺爺沒有教條式的教導,他不「推銷」上帝,也不強迫,更不恐嚇,他只是溫柔的讓孫子從大自然的規律、和諧、和美好中,體會上帝如何跟所有生物溝通,尤其是對於「有靈的活人」,上帝溫柔的聆聽每一個禱告,而我們能回應的就是盡量展現我們自己囉。

書名 地球的禱告
原文書名 Grandad’s Prayers of the Earth
作者 道格拉斯‧伍德 (Douglas Wood)
繪者 P. J. 林區 (P. J. Lynch)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486
頁數/開本 24.8×28.8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570368500
定價 港幣73元(道聲之友:港幣62.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