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派

childbook-covers-keynote-09.005

只有奶奶知道李奧為什麼那麼不乖。因為,他被寵壞了!這也正是在李奧淘氣、霸道又貪嘴的時候,奶奶決定為他烤個派的原因。

李奧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派。派皮和床單一樣大;裡面填滿梅子、櫻桃、蘋果、桃子、梨子和漿果,真是個香甜誘人的派。但是就在李奧貪心的想嚐嚐派的味道時,沒想到卻得到貪多嚼不爛的結果!珍妮芙‧童利這個慧黠有趣的故事,搭配插畫頑童史蒂芬‧格梅爾充滿當代機制和中世紀風采的圖畫,令人拍案叫絕。

作者簡介:珍妮芙‧童利(Jennifer Donnelly)

她很喜歡吃派,尤其是奶油椰子派。《謙虛派》是她為小孩寫的第一本書。童利目前與先生和兩隻靈悌犬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繪者簡介:史蒂芬‧格梅爾(Stephen Gammell)

她最喜歡吃蛋奶派(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曾經以《歌舞爺爺》、《遠朋自遠方來》和《Where the Buffaloes Begin》三度榮獲凱迪克獎。目前與他的攝影師妻子琳達和一隻老貓定居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梅格爾從一九七三年開始畫圖畫書,他說:「從一九四三年劃到現在,漸漸能夠樂在其中了。」

熱烈推薦

經驗中的領悟和學習
遇到像故事主角這樣的小男孩,相信所有大人都會頭痛不已。

他幾乎一身攬起小孩共有的各種負面人格特質和行為表現。這些特質和表現與大人建構的準則和價值觀背道而馳,大人往往只見小孩的表相行為,以成人本位的想法強迫他們改變順從,卻忽略小孩當下心情,以及他們所擁有自發性認知和改變的能力,因此經常在不知如何矯正小孩偏差行為的急躁情境中,做出缺乏正向強化或具傷害性的舉措。

其實,一味處罰(尤其體罰)不見得能收矯正之效,對小孩來說,經驗中的學習最能為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帶出發自內心的改變動力。因為小孩認知發展過程中,他們的環境、具有協助能力的大人和自身的經歷感受都非常重要。大人的責罰和訓誡,常常只是在行為評斷上畫出好壞對錯的絕對二元分線,卻鮮少幫助他們釐清行為的意義和可能結果。對小孩來說,他們必須體驗那些負面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和為自己帶來的不當影響,才能真正了解大人的苦心。

這也正是許多圖畫書作者會利用小孩感受性強烈的閱讀特質,透過故事幫助他們從感同身受的體驗中明白各種道理旳原因。故事中的奶奶用「謙虛派」營造一個閉門思過的空間,我們看見困頓其中的小男孩各種不滿和忿怒的情緒反應,也看見他如何在過程中遭玫同儕批評和排擠(甚至連家中的貓狗都伺機報復),從搖搖晃晃、衝撞摔跌中飽嚐自私、貪心和驕傲的「苦果」。(難怪奶奶要說,那個派是小男孩該吃的甜點,而且得吃很多才行。)正因為吃過這樣的苦,使他學會易地而處,懂得為人著想,在面對那些遭遇大火磨難的村民時,才能由衷生出憐憫之心,並且從派裡脫困後改頭換面。

作者用英文「甜點」(dessert)和「賞罰」(desert)的同音雙關「以甜喻苦」(填滿各種水果的派明明甜美爽口,對小男孩來說卻是苦不堪言的懲罰),甜與苦的對比和感受落差,不僅擦撞出十足的趣味性,也點明貪婪妄為的「甜」美念頭,可能帶來自食惡果的悲「苦」下場。然而,這種具有道德壓力的主旨卻被輕鬆活潑的故事調性沖淡,使小孩閱讀時一頭栽進書裡,深刻感受書中小男孩的心情和處境,在他身上看見自己,然後跟著他一起體驗、思考和反省。

不過對這位初出茅廬的童書作者來說,最慶幸的大概是自己的處女作能夠受到插畫大師格梅爾青睞吧。榮獲多次凱迪克獎肯定的格梅爾,擅長以灑脫奔放卻收放自如的靈活線條,透過色鉛筆與水彩的妝點渲染,為故事搭建活潑且充滿想像力的表演平臺。畫中的線條和造型都展現迷人丰采,蘊含豐富情緒,顏色運用也營造深厚的氛圍,傳神捕捉故事人物的情感衝擊。格梅爾作畫時,喜歡讓自己的想像恣意奔馳,享受故事中的各種奇幻元素,這也正是他的畫總是能夠呈現文字無法企及的部分,彰顯超越文字敘述的驚人效果。

好的圖畫書能夠讓小孩享受閱讀樂趣,激發他們思考許多關涉自己的成長議題,也兼顧大人的需要。這本書不僅提供大人教育的想法和觀點,同時點明在幫助小孩獨立和發展健全人格時,適度收放和善用智慧的重要。奶奶做的「謙虛派」固然讓小男孩吃足苦頭,卻也是扭轉他看待人事物的眼光和心態的關鍵。

這個派充滿教養和成長的智慧,對大人和小孩都是懇切的提醒。

書名 謙虛派
原文書名 Humble Pie
作者 珍妮芙‧童利(Jennifer Donnelly)
繪者 史蒂芬‧格梅爾(Stephen Gammell)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07
頁數/開本 30.5×22.9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6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570368826
定價 港幣73元(道聲之友:港幣62.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