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版〕問候月球上的人

55-regards-to-the-man-in-the-moon
路易的爸爸說,他收集的這些廢棄雜物,只要一點點想像力,就可以馬上把你帶到另一個世界。路易利用這些廢棄雜物,建造一艘太空船「想像力一號」,和蘇西一起進入奇幻的冒險之旅。路易的朋友跟在他們身後,想像力用完了,遇到危難,他們該如何脫逃呢?
想像力,不僅能夠把你帶到另一個世界,也能夠幫助你結交朋友。想像力當作燃料,任何事情都可能會發生!

作繪者簡介:艾茲拉.傑克.季茲(Ezra Jack Keats)

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他從1960年代開始創作圖畫書,其中自寫自畫的共有二十二本,包括得到凱迪克金牌獎的《下雪天》(The Snowy Day),和得到凱迪克榮譽獎的《酷眼鏡》(Goggles!)。季茲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要募款人,他曾為基金會設計了一系列卡片,籌募近五十萬美金,幫助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貧困兒童,他也參與了1971年為兒童召開的白宮會議。以他為名設立的「艾茲拉.傑克.季茲獎」每年頒給最有潛力的新進作家和插畫家。

譯者簡介:宋珮

生於金瓜石,加州大學藝術史碩士。目前在中原大學兼課,教學「藝術欣賞」期間,開始研究及翻譯圖畫書,至今翻譯圖畫書約四十餘本,此外,也曾嘗試創作圖畫書文字與插畫。近四年來,和先生鍾榮光合作攝影與繪畫的專欄〈影像對畫〉,刊登於校園雜誌。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用想像力作燃料 (宋珮/藝術工作者)

這是艾茲拉‧傑克‧季茲為路易創作的第四本圖畫書,接續上一本《路易的奇遇》的結尾──路易的媽媽和巴尼結婚了。這個故事就從路易有了新爸爸開始,不過他卻因為小朋友譏笑巴尼是「垃圾人」而深感困擾,好在新爸爸頗有智慧,他讓路易明白,只要有想像力,就可以用別人眼中的「垃圾」進入外太空,於是一家人通力合作,巴尼和媽媽打造太空船,路易畫布景,第二天,「想像力一號」發射升空,路易和蘇西做了一趟驚險有趣的太空旅行,而原先譏笑他們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想要加入呢!

在故事的前段,小朋友曾開玩笑的問路易,他的太空船是不是「航行家三號」,這個問題剛好反映季茲創作的背景。因為航行家一號和二號都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船,1977年先後發射升空,兩年後,航行家二號拜訪了木星,1981年拜訪土星,這艘無人太空船傳回許多照片,讓世人大開眼界。航行家二號經過土星之後,船上的拍攝平台卡住了,研判是潤滑油出了問題,因此差一點放棄任務。幸好,地面的工作人員解決了問題。於是,太空船繼續航向天王星和海王星。而1981年正是這本圖畫書創作的時間,真實的太空船事件和虛構的故事情節兩相對照,相當有趣。

在這本書裡,季茲運用壓克力顏料畫出太空奇幻的美景,並藉著滿版的跨頁圖讓畫中的世界無限延伸。此外,季茲還用他熟悉的拼貼技巧組合圖片、布料……,各樣的「廢棄物」經過重新組合,有了新的定義,使得讀者在閱讀時也和路易一樣,遊走在真實與想像之間。熟悉季茲作品的讀者,會在畫面中找到彼得、阿奇,找到彼得的狗威利和阿奇的貓,還可以看到季茲住了一輩子的城市──紐約,更重要的是,看到孤單的路易在新爸爸的幫助下勇敢築夢。季茲把孩子的夢看的無比重要,即便當時他已經六十五歲了,依舊童心未泯。書裡,他創造的孩子漸漸長大,而他卻在完成這本書的第二年,心臟病發過世了,留下他的孩子陪伴世世代代的讀者。

書名 問候月球上的人
原文書名 Regards to the Man in the Moon
作者 艾茲拉.傑克.季茲(Ezra Jack Keats)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651
頁數/開本 20.3×23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882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失落之湖

30-the-lost-lake

「我們要去失落之湖,」爸爸遞給路加一雙全新的登山鞋。「很久以前,爺爺曾經帶我去過那裡,對我們來說,那是個特別又隱密的地方。」路加恨不得趕緊逃離這個悶熱的城市,直奔山區。他們要過真正的野外生活,睡在星空下,釣魚當晚餐。更棒的是,路加可以單獨和爸爸在一起。
 
爬了一天的山,他們抵達那個湖,卻發現湖邊到處都是吵雜的度假人群。爸爸的秘密基地已經變成「發現之湖」。事情全變了樣。他們好失望,決定繼續前進,尋找一處比較安靜的地方。也許在更遠的深山裡,可以再找到一個新的失落之湖。作者艾倫.賽伊透過明亮的水彩,將這個描繪路加與父親彼此了解,以及他們對大自然欣賞的故事,表現得格外真摯動人。

作繪者簡介:艾倫.賽伊(Allen Say)

艾倫.賽伊1937年出生於日本橫濱,自幼想成為漫畫家,十二歲時投身於漫畫大師語呂新平門下為學徒。十六歲隨父親移民美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並成為職業攝影師。1987創作《The Boy of The Three-Year Nap》時,因為想起幼年修習漫畫的喜悅,決定全心投入創作,同年,那本書也獲得美國凱迪克銀牌獎。1994賽伊再度以《Grandfather’s Journey》榮獲凱迪克金牌獎。他目前定居美國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怕累,很少爬山,喜歡走平坦又舒服的大道。但是,對於信仰之路,卻堅持一生要奔行在人比較少的狹窄天路上,希望有一天能進入通往天國的窄門。平常大多窩在家裡翻譯和創作童書,偶爾也到各地為大人和小孩演講或說故事。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尋回失落的親情(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本書的創作者艾倫.賽伊坦言:「《失落之湖》書中的父親,其實就是我的寫照。這也是我向女兒道歉的方式,因為我和她相處的時間真的不夠多。」

或許正因為懷著這樣的歉意,這個緊扣父子親情的故事,透過艾倫.賽伊的筆尖描述和彩繪,顯得格外真實且令人動容。從年輕時便投身藝術創做的賽伊,不管從事專職攝影,或是年過半百後潛心創作圖畫書,藝術創作過程的專注與耗力費時,迫使他不得不犧牲與小孩相處的時間。他尤其能深刻體會小孩渴望父親陪伴的心情,因為他的童年正是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一個人孤單度過。

生於二次大戰開戰後兩年的艾倫.賽伊,幼年期間因為必須四處躲避烽火,過著極不安穩的生活。他小學六年就唸了七間學校,常常得適應新的學校和老師,也自然成為許多同學捉弄欺侮的對象。好不容易熬過戰亂,小學臨畢業前,卻又遭逢生命中的另一個打擊,因為父母離異,他只好隨著父親,離開日趨穩定的家庭和生活。父親忙於工作無法照顧他,便安排他與祖母同住,只是這項安排對向來不受祖母疼愛的艾倫,又是難以煎熬的酷刑。後來祖母索性將他驅離,迫使年僅十二歲的他,便開始自己租屋獨立生活。

因此,艾倫.賽伊和父親間的感情並不親近,即使後來在十六歲那年與父親一同移居美國新大陸,情況也未見改善。他常常獨自苦吞對新環境的種種不適應,也必須承受因為膚色不同而招來的側目,或刻意的輕視忽略。雖然如此,這些特別的經歷和心情卻都在他的生命中,凝鍊成重要的創作養分。他寄情攝影,用鏡頭記錄人生百態和自然風光,也重拾從小就熱愛的畫筆,將自己的思維、情感和關懷藉由圖像和故事表達出來。

艾倫.賽伊不但以貴族般細膩優雅的繪畫技巧倍受矚目,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在作品中流露對人和土地的尊重、對家庭的深入描繪,以及對東西方文化的高度敏感性和融合性。他將這些元素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父子間含蓄又疏離的關係,在一趟登山尋湖的過程中,慢慢拂去原本瀰漫在他們中間、阻礙他們彼此了解的迷霧:小男孩因此察覺,父親看似冷淡的表相下,其實潛藏著一顆懷念舊情與熱愛自然的心;父親也清楚明白兒子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他們這趟尋訪「失落之湖」的登山路程,不僅克服了大自然給予的種種考驗,也敞開自己的心門,尋回失落的親情,發現彼此的價值,再次迎接對方走進自己的內心深處,情感因此更加緊密,也使身心靈都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艾倫.賽伊以西方的畫筆和顏料,將東方寫意的山水意境與西方寫實的表現技法,交織在畫面上。他用大片墨色渲染天際背景與遠方層層起伏的山巒,也細細勾勒人物表情與草叢、樹幹和岩石的紋路。此外,他也同時呈現城市與鄉野、人群雜沓與人煙渺至的兩個湖區迥異的情景,不動聲色的提醒讀者思考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聯,也留意自己在踏入自然時應抱持的心態與作為。

家庭和文化是艾倫.賽伊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兩個主題,他期許自己用作品為東西方文化搭起了解的橋樑,同時體現家庭的精神和價值。透過創作這本書,艾倫.賽伊不僅自我省悟,對女兒表達歉意,他更希望共讀的親子一起攜手營造美好親密的關係,使每個小孩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書名 失落之湖
原文書名 The Lost Lake
作繪者 艾倫.賽伊(Allen Say)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82
頁數/開本 23.2×25cm/3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790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