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的南瓜多少籽?


「一顆南瓜有多少種籽?」
米高老師問全班同學。

全班個子最高的羅伯大膽猜測,大南瓜種籽應該最多,有一百萬粒!
總是充滿自信的小琳認為,中南瓜肯定有五百粒種籽。
個子最小的查理卻猜不出來。

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但大家都覺得自己猜得很對。
到底誰猜得最準呢?
一場挖南瓜的數數比賽開始了!

當你看不見事物的內在,你會怎麼猜?
當結果出乎預料時,你又會怎麼想?
這堂結合了觀察、簡易推理與快樂算術的自然課,邀請你跟書中的孩子們一起動動腦、猜猜看,進一步挖開南瓜數種籽,看看我們想像的天空裡各自出現了什麼。

小南瓜裡潛藏的大學問,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作者簡介:瑪格麗特.麥納瑪拉(Margaret McNamara)
暢銷書作家,她所出版的12個童書系列,以羅賓系列的《南瓜田》(The Pumpkin Patch)蔚為經典,並獲2003年奧本海姆最佳童書金獎。同時,本書更榮獲2008年克里斯多福圖書大獎,是《米高老師這一班》(Mr. Tiffin’s Classroom)暢銷系列作之一。瑪格麗特與家人定居於紐約市,其創作靈感常來自孩子的校園生活。

繪者簡介:G. 布萊恩.卡拉斯(G. Brian Karas)
1957 年出生於美國康州,藝術學校畢業後,曾短暫從事卡片繪製工作。1982 年投入繪本創作,作品曾榮獲紐約時報最佳童書插畫獎、波士頓環球報號角圖書童書獎、博物館最佳童書獎以及美國圖書館協會童書獎。《米高老師這一班》系列繪本的插圖皆出於他俏皮生動的筆觸。卡拉斯目前定居於紐約州的哈德遜河谷區。

譯者簡介:葉美琦
美國匹茲堡大學幼兒教育碩士,康乃狄克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專精於研究語言發展、閱讀發展及閱讀障礙等領域。平時教授心理學及華語,業餘從事寫作與翻譯。天生是個文字咖,以琢磨文字為樂。

導讀分享:你的內在其實很強大(編輯室手札)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並非人人都懂得欣賞他人。
透過自然的觀察、輕鬆的推理與快樂的算數,讓我們一起動動腦、猜一猜,挖出南瓜籽,一粒一粒數一數,看看結果是什麼。
本書真實生動地描繪孩子們埋頭數南瓜籽的場景,對大人來說,好像只是練習算算術;但對孩子們而言,故事卻不是這麼簡單,這可是一場「超級比一比」大賽!

走進教室前,孩子們就開始比高矮、猜種籽時比大小,算算術時比多少……只要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想要一較高下。最有趣的是,看不見的南瓜籽完全打破了孩子們「比較」的迷思──原來大的不一定多,小的也未必比較少噢!

比來比去到最後,原來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在比什麼。南瓜籽的多寡有各自的成因,但人總是忍不住喜歡比較,以為「多贏過少,大勝過小」。其實,大小多少並沒有好壞優劣的分別,只是因為成長背景有所不同。作者刻意透過大小南瓜的隱喻與類比,讓查理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比較毫無意義,所以不需要因外表而喪失自信。

大、中、小三顆南瓜的啟示,讓孩子們各自帶著困惑、滿足或不以為然的表情離開教室,這幅畫面不免引人省思──當你看不見事物的內在,你會怎麼猜?當結果不如預期,你又會怎麼想?當多數人都猜錯時,你該拿他們怎麼辦?

生活中許多例子告訴我們,人其實很容易被外表欺騙:社會上的政商名流、市井小民、販夫走卒,經常讓我們落入比較與歸類的窠臼中,任意對人品頭論足、說長道短。因為人的確常常以貌取人,也老是喜歡拿看得見的事物互相比較;然而,如果願意用心觀察體會、將心比心同理他人,不僅能跨越表象,真心欣賞、接納他人;同時也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輕鬆活潑的南瓜遊戲,教導我們面對人事物,不能以外在的表相和自我的認知,妄下判斷。小南瓜,大學問,發現了嗎?你的內在其實很強大!

推介文:小南瓜大發現(簡美玲)

 

米高老師首先邀請同學們猜猜南瓜裏面種籽的數目,猜好之後,老師就建議同學切開南瓜,去數清楚裏面種籽的數目。這豈不就是科學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學習模式。

要切開南瓜取出種籽也真不容易,如何切開南瓜?怎樣從又濕又黏的果肉中取出種籽?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一一解難。點算種籽亦非易事,同學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例如:以兩粒、五粒或十粒一組的方法點算,過程涉及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概念,例如:大小、倍數、排序等等。

故事的主角查理,是班中最矮小的同學,負責數算最小南瓜的種籽,但意想不到的,原來最小的南瓜,竟然有最多種籽。這正是最重要的發現,大的不一定多,小的也未必少,同學們無需事事比較,比拼爭勝,亦不應按外表判斷自己或他人。

小南瓜給我們的大發現,原來小東西也能長出這麼多種籽,我們能夠發現小朋友內裏蘊藏強大的潛能嗎?這是一本有趣又富啟發性的繪本,不單適合小朋友,對老師和家長也能帶來啟迪,值得向大家推介。

書名查理的南瓜多少籽?
原文書名How many seeds in a pumpkin?
作者瑪格麗特.麥納瑪拉(Margaret McNamara)
繪者G. 布萊恩.卡拉斯(G. Brian Karas)
譯者葉美琦
商品編號TW891
頁數/開本22.7×27.3cm/36頁
印刷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9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9789864002894
定價港幣93元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口罩


你曾因為他人的評價而受傷嗎?
或者因為與眾不同,難以接納這樣特別的自己?
如果只能選擇一樣特質介紹自己,你會挑選什麼?

不喜歡自己鼻子的小豬,有天發現了一個遺落在樹樁上可愛的圓點口罩。正當他想用口罩把鼻子遮起來時,貓咪、兔子、老鷹和小狗一個個跑了過來,搶先一步戴上口罩。
「好看嗎?」他們都這麼問。
小豬會怎麼回答呢?

作者福井智以本書榮獲童心社.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第7屆繪本文字獎。透過繪者林菜摘子筆下溫暖又充滿親和力的動物角色,這個簡單溫馨的故事幫助孩子發現他人的優點,同時也學會接納、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

作者簡介:福井智

1954年生於德島縣。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會員。2014年,他以本書獲得第7屆童心社與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頒發的繪本文字獎。另著有《手帕隊長》(國土社)、《螢火蟲袋之光》(鳥影社)等。

繪者簡介:林菜摘子(林なつこ)

生於東京。繪本作家。插畫家。作品有《借我一下下》、《嘟嘟嘟過山洞》(教育畫劇)等。

譯者簡介:吳佩蒂

畢業於日本東京都法政大學經營學系。育有兩女後,發現教育子女需要不斷的學習與努力。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看見獨一無二的自己(編輯室手札)
如果只能選擇一樣特質代表自己,你會怎麼介紹自己?是身體特徵、專長或特殊才華、家族背景,抑或他人評價?
書中的小豬有著顥而易見的身體特徵——像印章一樣的鼻子。或許因為不喜歡這樣的聯想,或者曾因此被取笑……無論如何,小豬一心想把鼻子藏起來。從他(歷經漫長等待後)終於戴上口罩,踏著輕盈的步伐、興高采烈的樣子看來,能遮住這樣的「醜」鼻子,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然而,被圓點口罩遮住鼻子的小豬,究竟看起來如何呢?他變得更可愛、更好看,或更帥氣了嗎?
小豬在貓咪、兔子、老鷹和小狗戴上口罩後,很快發現口罩遮住了朋友們「最好看」的樣子。他點出每隻動物討人喜歡的地方,也真誠欣賞每個足以代表個人的身體特徵;不論外貌還是特長,小豬都看見了他們生命本來的美好特質。
不過,這樣善於發掘他人優點的小豬,為何不喜歡自己的鼻子呢?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我們很難公允地看待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接納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反而常跑去追求不合適的「口罩」,好遮住那些自以為不體面的部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也有許多他人無法模仿的特質;但只要我們一天不改變看待自己的眼光,我們就一刻也無法喜歡上自己……反倒容易迷失在化妝、整容、比學歷、比成就的世界中,結果忽略了許多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就像小豬用口罩把鼻子藏起來一樣。
喜歡自己、接納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不僅是孩童發展自信心與健全人格的關鍵,更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面對的課題。然而,《聖經》告訴人:「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我們其實不需要透過他人的肯定、認同或讚美,才能接納自己的「不盡人意」;因上帝滿意祂所造的一切,祂的眼光重新為我們建造合宜的自我形象,幫助我們接納自己,也看見別人的美好。
書名 口罩
作者 福井智
繪者 林菜摘子(林なつこ)
譯者 吳佩蒂
商品編號 TW864
頁數/開本 26×18.5cm/28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290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大英雄威利

威利喜歡看書、聽音樂,喜歡和朋友到公園散步;但是,瘦小又不起眼的他,卻沒有運動細胞,做任何事情大家總是笑他。
有一天,令人聞風喪膽的拳霸,攔住威利的去路,威利如何應付這個可怕傢伙?

超現實派的繪本作家安東尼‧布朗,1984年開始創作了一系列以威利為主角的圖畫書,《大英雄威利》是第二本。威利沒有什麼特別的專長,就是喜歡看書、聽音樂,和朋友到公園散步,看到感傷的電影就會忍不住掉淚。這樣感性的威利,沒有什麼運動細胞,不過他仍是努力嘗試,沒有放棄退縮。面對可怕的拳霸欺壓,他以「威利式」的方式回敬,柔軟的身段,是對付惡霸最好的方式。威利並沒有因為成為大英雄,而變得有運動細胞,他仍舊是那個愛看書的威利。

作繪者簡介: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

當今最受盛讚的圖畫書創作者,他不僅是2009至2011年的童書桂冠獎得主,還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其中包括凱特格林威獎與國際安徒生獎。安東尼.布朗以他獨特的繪畫風格聞名,並且深受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喜愛和推崇。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書名 大英雄威利
原文書名 Willy the Champ
作繪者 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821
頁數/開本 22.5×22.6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453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

37-they-all-saw-a-cat

當你見到一隻貓,
你會怎麼看呢?

在這本書裡,布蘭登.溫佐用不同的觀察角度、好奇心和想像力,展示出一隻貓的多重生命,也讓我們明白:觀點如何影響著看法。

作繪者簡介: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

住在紐約州北部。他的作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童書、動畫和雜誌上。他是熱心的環保人士,他覺得自己很榮幸能和許多機構合作,為荒野棲息地和瀕臨絕種動物的未來努力,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布蘭登畢業於普瑞特學院(Pratt Institute)。可以到Brendanwenzel.info瀏覽他的作品。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獨一無二的觀點(宋珮/藝術工作者)

美國Chronicle公司在八家同業競標下,好不容易拿到《他們都看見一隻貓》的出版權。公司童書部門負責人之所以極力爭取,是因為她第一次看到書稿,就覺得它具有成為經典的特質,作家充滿韻律感的文字和富於動感的圖畫非常難得,思考周密、完整,看似簡單,卻有深刻的啟示性。

作家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的創作構想來自教兒童美術的經驗。幾年前,他在尼泊爾教當地兒童畫畫,孩子跟他說他們畫得一團糟,這反應令他難過,因為他的哲學是,一幅畫不可能畫得很糟糕,他總要孩子認清這一點。舉例來說,如果教室裏孩子都來畫貓,大家畫得一定不一樣,每幅畫都會很獨特,因為孩子們對貓的看法,和與貓相處的經驗都不同,觀點的差異使貓呈現不同的面貌。

教學的經驗給了他創作圖畫書的靈感,在幾經琢磨之後,決定讓「他們都見一隻貓」這句話重複出現,然後從十二種動物(包括人)的觀點來看同一隻貓。「這隻貓帶著他的鬍鬚、耳朵和爪子在世界行走……」這句話也重複出現,表示這隻貓與生俱來的特色就是牠的鬍鬚、耳朵和爪子,不過牠雖然自由的在世界行走,脖子上的鈴鐺卻顯示牠是一隻家貓。

其他動物看貓的角度可能反應心理狀態,例如小孩、狗、狐狸這些比貓大的動物,小孩覺得貓可愛,狗覺得牠討厭,狐狸把牠當成獵物;較小的金魚和老鼠看貓是獵食者;蜜蜂用牠們特殊的眼睛構造看、鳥和跳蚤以高低不同的視角看;蛇和臭鼬的視力很差,但蛇有熱能感應器,臭鼬的聽覺和嗅覺靈敏;蚯蚓和蝙蝠不用眼晴,而是用觸覺和聽覺來辨別貓的形體,每種動物「看」到的都不一樣。結尾很有意思,貓走到了水邊,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用自己的眼光觀看,又是如何呢?

布蘭登.溫佐配合個別動物的觀點和特性,選擇不同的媒材作畫,並且運用場景、透視、構圖和色彩增加效果橫長型的版面設計,也加強了貓一直在行走的動感,牠在探索這個世界,也用牠自己的點觀察其他動物,牠的觀點一樣反應了牠個別的經驗、內心的感受與情緒,以及每個個體與生俱來的獨特性。

書名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
原文書名 They All Saw a Cat
作繪者 布蘭登.溫佐(Brendan Wenzel)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805
頁數/開本 28.8×23.6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194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7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杯杯英雄

32-where-is-the-hero

杯杯王國,有個傳說,誰能爬上廣場中央的高塔,就是杯杯英雄。英雄要有智慧、英雄要有超人體格、英雄要有領導力、英雄要堅持夢想……到底誰能當上英雄?
反諷的寓言故事,令人深省、又不覺莞爾。

作繪者簡介:蔡兆倫

生於台灣,曾經從事卡通動畫師、美術編輯等工作。目前為插畫作家,繪製漫畫、兒童插圖、童書繪本多年。

個人創作兩本圖畫書:《我睡不著》(國語日報),獲得第四屆國語日報牧笛獎圖畫書首獎。

《看不見》(小兵出版社),獲得第37屆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2016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童書獎Disability、2013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

書名杯杯英雄
作繪者蔡兆倫
商品編號TW806
頁數/開本25.8×27.9cm/40頁
印刷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9789864001064
定價港幣106元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烤箱讀書會

亨利的星星

33-henrys star
你是不是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星座呢?

農場中的一個美麗夜晚,亨利仰望天空看星星,彷彿覺得那些星星形成了一個圖案。
他看見了一隻好大的豬,是大豬星座!亨利等不及要讓他的朋友看。
可是,偏偏他們都沒有看見大豬星座的豬耳朵、腿和鬈鬈的尾巴。
綿羊看見毛絨絨的身體……是綿羊星座!
艾比看見的是乳牛星座,當然,母雞也看見母雞星座在天空飛來飛去。
亨利好難過,為什麼他們都看不見自己所看見的圖案呢?

繼《亨利的地圖》後,亨利和他的朋友們,在農場裡仰望著滿天的星星,看著同一片星空卻有不同的感受,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夜晚!
喜歡在星空中發現圖案,或是喜歡天馬行空想像的小孩與大人,一定都會愛上這本書。

作繪者簡介: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

居住在紐西蘭南島的查爾曼港。在成為獲獎得作者與插畫家前,大衛曾經從事許多不同的工作:他洗過盤子,當過老師,甚至在動物園擔任過守衛。《亨利的地圖》是他第一本自寫自畫的創作,榮獲2013年學校圖書館期刊的最佳選書。你可以至www.davidelliot.org網站拜訪他。

譯者簡介:劉清彥

住在有光害的地方,沒有什麼機會見到滿天星斗,只能在屋頂陽台上憑空想像。喜歡在安靜的夜晚閱讀和思考,除了翻譯和寫作,還經常到國內外演講。目前致力將自己所學的傳播專業與兒童文學結合,主持了廣播和電視節目,還因此得了兩座金鐘獎。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自己的觀點(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德國哲學家尼采所提出的「觀點主義」。

所謂的觀點主義指的是,所有的觀念構成都由一種獨特的認知觀點形成,意即個體關於存在的概念,由該個體周圍的環境定義,而那種觀點是由權力意志推動和說明的。於是,真理便被形式化為一個在權力框架下的「優勢觀點」,並且擴大了不可削減的語境的對錯判斷準則框架。

亨利最初在群星中看見了自己,卻在接下來農場夥伴相繼加入,並且以強勢(甚至多數)觀點各自表述,否決了他原本的觀點後,開始陷入迷惘。那些不斷加入的農場夥伴觀點,對亨利的觀點產生壓力,致使亨原本認定的事實與真理,也逐漸被優勢觀點取代,不僅在群星中看見了結合各家觀點的四不像形體,不再見到自己,也對自己的觀點和價值產生質疑。

其實,我們常常就像亨利一樣,在群眾壓力下失去了自己的觀點,或是因此壓抑自己的想法,以沉默相應。然而,個體唯有在自我表述的時候,才能彰顯自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否則就只是隻應聲蟲罷了。教育和閱讀的核心,便是在幫助人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表達自我觀點能力的個體。我們從接收的知識和訊息中去思考和判斷,然後形成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藉以證明自己有別於其他個體,具有獨特的存在意義。若失去了這樣的能力,不但個體容易失去自我價值,群體也會失去改革和向上的力量。

這本書應該和作者大衛.艾略特同系列的前一部作品《亨利的地圖》一起閱讀。他透過《亨利的地圖》表現了群體生活中各就各位、各司其職的意義,但是他亦深知,個體在那樣井然有序的群體關係中,依然必須展現自我的獨特性,否則群體也會因此失去其價值。這對幼兒來說是極重要卻非常不易理解的信息,可是在這兩個故事中,卻轉化得如此滑潤順口,同時兼顧了趣味和內涵。

我尤其喜歡亨利一路沮喪回家的那頁圖像,作者刻意用文字描述亨利在群星中看見的「四不像」,卻留下滿天星斗讓小孩發揮想像自己連連看,這樣的設計讓小孩也能在閱讀中形成屬於自己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才能證明小讀者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書名 亨利的星星
原文書名 Henry’s Star
作繪者 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794
頁數/開本 20.3×25.4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999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青蛙出門去

26-kaerunoodekake
外面正下著超大豪雨
青蛙在家裡坐立難安

提著籃子,牽好腳踏車準備出門去
淋著雨的青蛙,心情越來越好
還把握住機會停下來買了個漢堡

到公園找個好位置坐下來
再把籃子打開……
下雨天,難道他要在公園野餐嗎?

看著天氣越來越「好」的青蛙,收拾著野餐籃,興高采烈地出門去,路上的人都撐著傘的下雨天,但青蛙就像撈到寶一樣,開開心心的騎著腳踏車,不停地往公園的方向前進,找個好位置,打開野餐籃,這可能是青蛙野餐的好時機吧!不小心睡著的青蛙,沒想到醒來以後……

這故事就像是「好天氣和壞天氣」的心情寫照,誰說下雨天就是壞天氣呢?從看到氣象報告開始,青蛙止不住的期待,和我們對於看到低氣壓壟罩的反應,形成強烈的對比,到出門不撐傘,甚至在雨中漫步、泡水、野餐,更是和我們的思維大相逕庭。不過,也許孩子就像是青蛙一樣,他們總愛在水窪中跳躍,穿著雨衣拿著雨傘,看著我們不以為然的,但對他們卻是充滿著新奇的世界,有時候換個角度想想,停下腳步聽聽孩子的想法,也許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作繪者簡介:高畠那生

出生於日本岐阜縣,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美術學系繪畫科。
〈看看這副眼鏡!〉入選第四屆Pinpoint繪本大賽。
〈前往的目的地……〉獲第25屆講談社繪本新人獎佳作。
《青蛙出門去》榮獲第19屆日本繪本獎。
代表作包括:《全包辦旅遊團》(理論社)、《聖誕奇蹟》(岩崎書店)、《香蕉事件》(BL出版)、《不倒翁!》、《河馬打招呼》(長崎出版)、《花豹大拍賣》(繪本館)等。

繪本創作者高畠純之子。

譯者簡介:米雅

生長於嘉義市,畢業於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曾任教於靜宜大學日文系十三年,目前專心於圖畫書的創作及日文童書的翻譯。
作品包括《寶寶,你愛我嗎?》(道聲)、《你喜歡詩嗎?》(小熊)、《春天在大肚山騎車》(青林)、《桃樂絲的洋娃娃─彭蒙惠的故事》(宇宙光)等。

書名 青蛙出門去
原文書名 KAERUNOODEKAKE
作繪者 高畠那生
譯者 米雅
商品編號 TW774
頁數/開本 20.4×25.7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500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7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帝哥的金翅膀

52-tico-and-the-golden-wings
四度榮獲凱迪克獎的寓言大師李歐.李奧尼,在這本書中,述說一個生來沒有翅膀的小鳥美夢成真的故事,只是他得到的是一對金翅膀,因此,他的朋友開始排斥他:「你以為有了那對金翅膀,就比我們還要高貴,對不對?……」
帝哥處理他身上金羽毛的方式,和他所學到的重要功課,使這個代代傳頌的經典寓言,成為值得小孩謹記在心的故事。《帝哥與金翅膀》曾經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和插畫家協會的年度最佳童書。

作繪者簡介: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1910年生於荷蘭,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卻鍾情繪畫和圖像設計。1939年移民美國,除了在大學任教,也擔任廣告公司設計師,五十六歲後專心從事圖畫書創作。曾以《田鼠阿佛》、《小黑魚》、《阿力和發條老鼠》、《一吋蟲》四度榮獲凱迪克榮譽獎。李奧尼於1999年過世,留下三十多部作品,中譯本尚有:《小藍與小黃》、《老鼠阿修的夢》、《魚就是魚》、《這是我的》、《鱷魚柯尼列斯》、《一顆非常奇妙的蛋》和《綠尾巴的老鼠》。

譯者簡介:劉清彥

沒有金翅膀,卻有個喜歡編故事的腦袋,和一顆熱愛跟小朋友分享故事的心。一直努力向李歐尼看齊,希望能像他一樣,寫出許多有趣又令人玩味的故事。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翻譯和創作童書,也常常到各地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演講或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既獨特又和諧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本書的創作者李歐.李奧尼被喻為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寓言大師,雖然五十六歲後才開始潛心創作圖畫書,過世前只留下三十餘部作品,絕大多數卻都被視為必讀經典,也深受全世界兒童的喜愛。

他從1959年問市的第一部作品《小藍與小黃》,便清楚揭示他為孩童創作圖畫書的核心理念。李歐尼藉由藍色與黃色兩張小紙片的合合分分、獨立與交疊的遊戲和相處過程,呈現個體的獨特性,以及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他認為成長過程中的小孩必須好好凝視自己,誠實快樂的活出自我,表現自己的特質和才能,同時必須學習加入群體和他人相處,建立和諧的關係。因為只有尊重個體的獨特和差異性,又彼此接納,相互融和,大家才能一起創造最美好的生活。

因此,李歐尼的作品幾乎都圍著這樣的主題打轉。不管是那隻看似特異獨行,卻非常清楚自己特質的《田鼠阿佛》;在群體中顯得與眾不同,卻能成功整合同伴並且扮演退敵重要角色的《小黑魚》;還是從凡事宣告《這是我的》,轉念明白共有和分享意義的三隻小青蛙,都在提醒和幫助小朋友思考自我和團體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價值取捨。
李歐尼並沒有直接了當闡明道理,而是透過故事的角色和情節鋪陳,一點一滴引導小孩思考,並且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拉上關聯。這本《帝哥的金翅膀》不但是明顯一例,更是深化和擴展這個主題非常重要的作品。

故事中的主角帝哥生來便沒有翅膀,和同伴相較,他顯然有所殘缺。但是同伴不僅沒有因此鄙視或嘲諷他,甚至伸出援手協助,使他依然得以飽食和成長。有趣的是,當帝哥美夢成真,長出那對華麗耀眼的金翅膀後,同伴反而紛紛離他遠去。沒有翅膀和長出金翅膀同樣是「與眾不同」,帝哥外表的改變使同伴看待他的眼光也有所不同,他們可以接受和幫助比自己弱勢的帝哥,卻無法接納看起來比他們高貴的帝哥。

幸好帝哥的「心」沒變。他過去從同伴那裡獲得的關愛和協助,早已轉化成一股內在的力量。於是他效法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將自己亮麗且價值不斐的羽翅分送給貧窮人,一如過去他接受同伴的照顧。因為這樣充滿恩慈的施予,窮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帝哥也為自己掙得一雙和大家相同的翅膀,重返群體。
和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時,有個小男孩說:「那對金翅膀其實是上帝給帝哥的考驗!」他的意思是,如果帝哥因為有了這對金翅膀就變得很驕傲,大家一定很討厭他,他可能就會孤單一輩子。「有了漂亮的翅膀卻失去朋友,帝哥也不會快樂,」小男孩說。

我很贊同他的閱讀觀點,但更令我感動的是,有個小女孩從帝哥和他的同伴身上看見施予的示範,後來願意提領自己辛苦攢下的零用錢,默默為班上一位父親失業的同學繳交營養午餐的費用。

李歐尼將這個故事的場景設定在印度,似乎有意讓生活在富裕國度(美國與其他有能力出版和閱讀這本書的國家)小孩,瞭解並關心那些第三世界人民的貧困生活。其實,這些「貧困的印度人」常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見得擁有帝哥的金翅膀,卻可以學習從他的眼光看待自我與群體的關係,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並且發揮這樣的特質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許只是一個善意的舉動,就可以為自己和周遭身處泥淖困境的人,帶來美好和諧的生活。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聖經箴言十一章25節)

書名 帝哥的金翅膀
原文書名 Tico and the Golden Wings
作繪者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40
頁數/開本 22.2×27.3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691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有點樣子

ish by peter h reynolds

阿萌喜歡畫畫,任何時間、任何東西、任何地方他都可以畫畫。
就在一瞬間,因為他哥哥魯莽、無禮的批評,所有的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原本可以無憂無慮的畫畫,卻變成了痛苦的掙扎,阿萌畫什麼都不快樂,畫什麼東西都沒有辦法像真的一樣。他丟下畫筆,放棄了。
妹妹阿茉,將阿萌揉掉的畫作貼滿了房間的牆壁,她覺得這些皺皺的圖畫都很有「樣子」。阿茉看世界不一樣的角度和眼光,打開阿萌的視野、也打開他的心,讓他找到一種全新的畫畫方式。原來,只是畫出周圍世界的樣子,也能夠這麼快樂!

作繪者簡介: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1961年和雙胞胎兄弟保羅生於加拿大,之後移居美國,畢業於美國麻州藝術學院及菲其堡州立大學。他創作的圖畫書包括《點》、《北極星》、《有點樣子》、《So Few of Me》,都以「真實、學習、創意及自我表達」為主題,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受到世界各地讀者歡迎。目前是「視覺寓言」(Fable Vision)公司的負責人暨創意總監,住在麻州德罕鎮。

譯者簡介:宋珮

生於金瓜石,加州大學藝術史碩士。目前在中原大學兼課,教學「藝術欣賞」期間,開始研究及翻譯圖畫書,至今翻譯圖畫書約四十餘本,此外,也曾嘗試創作圖畫書文字與插畫。近四年來,和先生鍾榮光合作攝影與繪畫的專欄〈影像對畫〉,刊登於校園雜誌。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 (宋珮/藝術工作者)

《有點樣子》是彼得‧雷諾茲繼《點》之後另一本以創作為主題的圖畫書,《點》的主角葳葳是個害怕畫圖的小孩,因為老師的鼓勵,終於把自己的創造力發揮了出來。而《有點樣子》中的阿萌原來很喜歡畫畫,可是因為哥哥嘲笑,開始懷疑自己,好在有妹妹欣賞,讓他重新找回信心,並且了解了畫畫並不是複製現實,而是要表達自己。阿萌的創作從圖畫開始,延伸成詩,想像與觀察使他能夠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一次訪談中,雷諾茲表示阿萌就是他自己,他從小就喜歡畫圖,父母親特別為他和雙胞胎兄弟預備了隨手可以玩創意的環境,可是當他長大進入美術學院後,學校裡的教育使他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作品,畫圖漸漸失去了以往的樂趣,好在有一個朋友適時點醒了他,勸他不要過於小心翼翼,要放開自己,才能自由自在的畫畫。現在彼得‧雷諾茲不僅創作圖畫書、為別人的故事配插圖,還把自己的作品發展成動畫,他和哥哥共同成立了一家製作教材的「視覺寓言」(Fable Vision)公司,由哥哥負責行政事務,自己負責創意。

彼得‧雷諾茲的漫畫式手法看似簡單,其實是不斷練習的成果,他每天寫日記,隨手塗鴉,而他的日記和塗鴉就成了日後做圖畫書的靈感來源。他的圖畫大都是用鉛筆打稿,再用沾水筆畫線條,然後用不透明水彩上色,上色時除了用水稀釋水彩顏料外,他還會用茶水、汽水、牛奶,甚至草葉上的露珠稀釋顏料,例如這一本《有點樣子》就是用茶稀釋水彩上色的。對他來說,畫圖的速度可以很快,可是製作一本書,卻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揣摩角色和造型,還要不斷修改,使故事更合理、更精煉,這樣才能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共鳴,因此他創作一本圖畫書大約總要花十八個月的時間。

從《點》和《有點樣子》的故事可以看出來,彼得‧雷諾茲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創作的潛力,只要多些鼓勵,就可以在一生中享受創作帶來的樂趣、豐富內在的生活。畫畫使孩子愛惜自己、珍視生活中的時時刻刻,並且學會欣賞大自然的每個角落,創作本是造物主賦予人的獨特能力,創作當中,必定更能領會生命受造的奇妙啊!

書名 有點樣子
原文書名 ISH
作繪者 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657
頁數/開本 21.0×19.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943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愛唱歌的瑪莉

appearing tonight mary heather elizabeth livingstone

瑪麗天生是明星,她三歲便登台表演,載歌載舞,深深擄獲每位觀眾的心。
可是瑪麗一點都不快樂。每天晚上,父母和她親吻道晚安和熄燈後,她就會吃掉一整盒櫻桃巧克力。
沒多久,瑪麗就因為身材走樣而失去明星光環。她該怎麼辦呢?不過,至少這是她想要的生活……
作者奧利維爾.杜瑞亞透過這位渴望過平凡生活的童星故事,表現小孩的自覺性,以及他們想要實現自己人生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作者對這個世界以貌取人,忽視才能的失望感。杜瑞亞以柔和的淡彩,恰如其分的描繪故事主角瑪麗的純真與睿智。

作繪者簡介:奧利維爾.杜瑞亞(Olivier Dunrea)

他是個十足的藝術家,不僅創作童書,也熱愛繪畫和雕刻。創作過數十本圖畫書,中譯作品有《小鴨鴨谷西》與《谷西和歌蒂》(維京),作品被盛讚為「值得被小孩收藏的美麗珍寶」。他的童年在維吉尼亞的鄉下長大,目前過著遠離塵囂的生活,和七隻狗一起生活在紐約州北方偏遠山區的村莊中,老舊的農場和農場動物都成為他創作靈感的來源。

譯者簡介:劉清彥

沒有出眾的外貌,但是有大家都說好聽的聲音,喜歡唱歌(從小在合唱團和教會詩班長大),更喜歡說故事(為小朋友說了好多年故事)。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創作和翻譯童書,也常到各地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演講和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真正的明星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瑪麗變得好胖啊!」長大後的瑪麗一現身,阿德便馬上脫口而出。
「胖又怎樣?」身材同樣圓潤的莉莉口氣不太好。
「她那麼胖,難怪沒有人要看她表演了!」阿德說。
「誰說身材變胖就不能當明星?」莉莉說:「她還是很有才華啊!」
故事還沒唸完,這兩個孩子便展開爭論,於是我建議他們先把故事看完再繼續討論。我有預感,這本書可能會引發激烈討論。
果不其然。
「看吧,」我才合上書,莉莉就迫不及待發表高論,「就算她後來變得又老又胖,只要她有才華,還是可以當明星。」
「好啦,」阿德嘴巴雖然這麼說,但似乎沒打算改變自己的想法,「我還是覺得明星要長得漂亮又有才華,才算真正的明星。」
「可是──」一向沉默的阿青開口了,「我覺得瑪麗根本不想當明星。」
「如果她不想當明星,那為什麼老的時候還要去參加試鏡呢?」我一問完,瑋瑋馬上舉手。
「她小時候是被逼著當明星,」她說:「長大以後是她自己想當明星才去試鏡的。」
瑋瑋還沒說完,一旁的小蘭就在搖頭,「我覺得她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明星,她只是喜歡表演。」
接著,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對瑪麗的「童星生涯」發表意見,有的小孩認為「瑪麗的爸爸媽媽不應該讓她當明星」,有的小孩覺得瑪麗的父母讓她登台表演,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所以即使瑪麗變成眾所矚目的明星,卻一點都不快樂。
「她壓力太大了,所以睡覺前才要偷吃巧克力發洩一下。」有個女孩這麼說。
「沒錯,」莉莉附和:「我很喜歡彈鋼琴,可是每次家裡有客人來,媽媽都要我彈給她們聽,好討厭。」
「唉……」阿青嘆了口氣說:「沒辦法,大人就是愛炫耀。」
小朋友發表的高見尚未結束,我已經對他們的閱讀思考備感驚嘆,同時也對這本書有更深的感觸。原來,「童星瑪麗」的遭遇一點都不特別;原來,我身邊也有那麼多小「明星」。
其實,每個小孩都是父母心中最獨特閃亮的明星,他們有自己的特質,和許多值得肯定和采的天賦與才華。但每個小孩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覺力,也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夢想和渴望的生活。如果一個小孩能夠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就算沒有閃爍的鎂光燈、如雷掌聲和群眾包圍,也能由衷相信自己是人生舞台上獨一無二的閃亮明星。
作者杜瑞亞清楚表示,創作這個故事的目的在於突顯小孩的自主性格和思維,以及這個世界普遍對外貌的偏差重視。故事中的瑪麗真有其人,她小時候站在舞台上,雖然以精湛的歌舞受到觀眾熱情擁戴,卻不是真正的自己,直到她遠離鎂光燈,卸下明星光環後,才能盡心盡情的唱歌跳舞。年老時再次登上舞台,不再為了榮耀父母,也不是要贏得觀眾的掌聲,而是忠於自己內心的熱情與夢想,儘管美貌不在,卻一點都不影響她由內心展現的自信、風采與出眾的才華。於是,在那一刻,她成了真正的明星。
作者曾經擔任舞台劇的演員和兒童戲劇教學老師,或許因為這樣的經歷,使他格外能夠體會身處舞台與真實人生的虛實差異。舞台上的妝扮、燈光與眾人喝采,都只是短暫虛華的片刻,亮麗的外貌也會逐漸隨年華老去。唯有內心懷抱的夢想與對事物的熱情,才能將最真實的自我表現出來,由內而為展現屬於自己獨特的天賦才華與生命特質,那才是真正能吸引人投注目光的焦點。
就像當天討論最後,莉莉所作的結論:「我還是覺得才華比外貌更重要!」
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聖經箴言三十一章30節

書名 愛唱歌的瑪莉
原文書名 Appearing Tonight! Mary Heather Elizabeth Livingstone
作繪者 奧利維爾.杜瑞亞(Olivier Dunrea)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46
頁數/開本 18.4×23.4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6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776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