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公主

我是琪琪公主。我的王國在哪裡呢?
非洲廣闊的天空,塵土飛楊的大地。
而且有一天,
還會潺潺流出冰涼和晶瑩清澈的水。
總有一天……

琪琪公主的王國有寬闊的天空和溫暖的大地,充滿了各種美麗的事物,但是在她居住的非洲小村莊,卻極度缺乏乾淨的飲用水,不管她怎麼命令,都沒有辦法讓水離她近一些;也沒有辦法讓水變得更乾淨。
每天早晨,太陽還沒露臉,她就得起床,展開一段遙遠的旅程去井邊打水,然後在傍晚踏著夕陽餘暉回家,邊走邊想著明天又要繼續踏上的旅程。琪琪一直在作夢,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的村莊可以有清涼又乾淨的水。

受到出身於布吉納法索的模特兒喬琪‧巴迪爾的童年故事所啟發,蘇珊‧維爾德和彼得‧雷諾茲共同創作了這本令人讚嘆的圖畫書。
在「萊恩的水井」與「喬琪‧巴迪爾基金會」的協助之下,布吉納法索終於有乾淨的飲用水,讓琪琪的夢想成真了。

作者簡介: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a)

創作了多本圖畫書,其中包括《我的美術館》、《你和我》和I Am Yoga。擔任了許多年的小學老師後,蘇珊目前在紐約東漢普頓區專心創作並教授兒童瑜珈,她和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女兒住在一起。這是她的個人網站:susanverde.com

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經常出現許多知名設計服裝發表會伸展台上的超級名模,也曾經榮登許多時尚雜誌的封面。她是「喬琪‧巴迪爾基金會」的創辦人,致力於讓布吉納法索和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方便取得乾淨的飲用水。<水公主>這本書是根據她在布吉納法索的童年成長經歷改寫而成。這是基金會的網站:Georgiebadielfoundation.org

繪者簡介: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知名童書創作者,也是教育傳播媒體Fable-Vision的創辦人。圖畫書作品包括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的《點》,和艾莉森‧麥基合作的紐約時報暢銷作品《有一天》,以及《一個我不夠用》、《好小好小的聖誕禮物》和《天使的禮物》等。目前定居在麻薩諸塞州的戴德罕市,和家人共同經營一間藍色小兔書店。這是他的個人網站:peterhreynolds.com

熱烈推薦作者的話
想像一下你的生活中沒有水。口渴的時候,沒有廚房水龍頭可以灌滿水杯,也沒有蓮蓬頭或浴缸可以洗淨身體。想像一下你不能去上學,必須花一整天時間走好幾英里的路只為了去打水,甚至不知道你打的水是不是乾淨。這是全世界近十億人的真實處境,也就是說,每六人當中就有一人沒有辦法取得乾淨的水。這個危機促使非裔模特兒喬琪‧巴迪爾挺身改變,讓那些有需要的人可以取得乾淨的水。喬琪在布吉納法索的童年時光,夏季都和外婆同住。每天早上,她都要和其他女孩,還有村裡的婦女走上好幾英里的路,把容器裝滿水再帶回家,作為每天的基本用水,飲用、洗澡和煮飯;然後第二天早上醒來,再邁向同樣的旅程。

喬琪親身經歷那些沒有乾淨水可用的痛苦和掙扎,光是在布吉納法索,便有將近四分之一人口無法取得乾淨的水。因為汙水引發的疾病和每天打水的時間,導致許多小孩無法上學。他們每天平均得走上四英里,大約等於七十個足球場的長度!

《水公主》這本書是根據喬琪的童年故事寫成,她希望水能夠離她和村民近一些。喬琪和「萊恩的水井」都在致力改變這樣的困境,將獲得生命泉源的基本權利還給布吉納法索和其他地方的人民。我們希望這個故事能讓大家注意這個持續不斷的危機,並且願意一起參與改變。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我們從事的改變工作,歡迎造訪我們的網站:www.ryanswell.ca & georgiebadielfoundation.org

書名 水公主
原文書名 The Water Princess
作者 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a)
繪者 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836
頁數/開本 20 ×2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750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大猩猩伊凡

28-Ivan

從叢林到大城市
從商業招牌到動物福利的真實生命旅程
透過精簡動人的文字與令人悸動的圖像,紐伯瑞金牌獎得主凱瑟琳.艾波蓋特與插畫家布萊恩.卡拉斯,共同呈現一隻獨特大猩猩卓越不凡的真實故事。
出生在剛果共和國的伊凡,在嬰兒時期便遭到捕捉的伊凡被送到美國。
和伊凡一起被抓的大猩猩寶寶玻瑪,他們被送到一個馬戲商場,但沒多久,玻瑪便死了,剩下伊凡活下來,剛開始伊凡和經營寵物店的人同住,但漸漸的他越長越大,只能住進購物中心的籠子裡,成為商場吸引顧客上門的招牌。
許多年後,顧客對於大猩猩的好奇,因為他被對待的方式與充滿壓力的建築,漸漸轉為同情與忿怒。直到後來,這隻溫柔的動物才終於離開購物中心到了動物園,有了比較好的生活。
從剛果到美國,從商業招牌到國家動物福利的象徵,「購物中心的大猩猩伊凡」,度過了一趟令人驚嘆也充滿影響力的旅程。

作者簡介:凱瑟林.艾波蓋特(Katherine Applegate)

曾經以這本書中的事件為靈感創作的《八號出口的猩猩》,榮獲紐伯瑞金牌獎。她為小朋友寫了許多本書,其中包括小說Home of the Brave和The Roscoe Riley Rules,還有和他的先生麥可.葛蘭特(Michael Grant)合著的Animorphs暢銷系列作品。

繪者簡介:布萊恩.卡拉斯(G. Brain Karas)

作品曾經榮獲許多大獎肯定的知名插畫家,其中包括紐約時報最佳兒童圖畫書、加州最佳童書金牌獎,以及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榮譽獎。為了繪製這本書,他花了很多時間,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動物園觀察研究大猩猩。目前定居紐約。

譯者簡介:劉清彥

因為翻譯《八號出口的猩猩》而認識伊凡,上網看了他很多相關的報導與資料,深深被這隻溫柔大猩猩的故事感動。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目前除翻譯和創作童書外,還努力將兒童文學與媒體結合,主持了廣播和電視節目,並且得了兩座金鐘獎。

書名 大猩猩伊凡
原文書名 Ivan: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shopping mall gorilla
作者 凱瑟林.艾波蓋特(Katherine Applegate)
繪者 布萊恩.卡拉斯(G. Brain Karas)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792
頁數/開本 26.2×23.1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890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7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希望之樹

29-circles-of-hope

法希里想種一棵樹送給剛出生的妹妹露西亞,可是他遇到許多困難。
第一顆種子被山羊吃掉了,第二顆種子被暴風雨沖走了,還有一顆種子在焚燒林地時被燻得焦黑。法希里真的可以種出一棵強壯的大樹來保護妹妹嗎?

在這個充滿決心、希望和愛的故事中,作者凱倫‧蓮‧威廉斯也向小讀者介紹了海地的鄉間生活風貌;繪者琳達‧.沙波特則以明亮的色彩,生動的角色和鮮明的景色,呈現了故事中充滿希望、不屈不撓的精神。

作者簡介:凱倫‧蓮‧威廉斯(Karen Lynn Williams)

凱倫‧蓮‧威廉斯幾乎一輩子都在寫作,十二歲那年就在自家社區組織寫作團體。從那以後,她為小孩寫了許多本書,她的第一部作品Galimoto更獲得紐約時報書評版的最佳童書獎。這本《希望之樹》,是威廉斯女士根據自己在海地的生活與工作經驗寫成的故事。她目前與家人住在賓州的匹茲堡市。

繪者簡介:琳達‧沙波特(Linda Saport)

琳達‧沙波特繪製了許多本風格獨特的圖畫書。她的作品曾經在插畫家協會的年會中展出。中譯圖畫書有《在你出生前》(磐石童書系列;道聲出版)。
沙波特目前定居在科羅拉多州的包德爾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清彥最愛吃芒果了!食道開刀後,第一個能吞進胃裡的水果也是芒果。曾經因為芒果太貴買不下手,懷抱希望向上帝禱告,結果上帝真的派人送來超大、超甜的芒果。目前住在東海大學旁的老家,每天忙著翻譯和創作童書,也到各地為大人小孩演講或說故事。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新生的希望(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翻譯這本書的期間,屋外滂沱豪雨肆虐,連續十多天末歇;電視新聞畫面不斷出現襲捲土石和樹木的滾滾洪濤,從山上狂奔而下,沖刷山壁,掏空路基,也截斷橋樑。我聽著窗外如利箭朝銅盾猛射的咚咚雨聲,看著那些令人驚顫恐懼的畫面,腦中卻頻頻浮現書中這個鍥而不捨在山上種樹的小男孩。

這個故事雖然來自一個對我們來說既遙遠又陌生的國家—海地,卻超越了地理與文化的距離,緊緊貼近我們的處境、情感和心房。位於加勒比海小島的海地,過去曾經因為林木蒼鬱,遍地青翠,被譽為「安地列斯群島的寶石」。但從法國殖民掌權中掙脫獨立後,為了生存,遍地山林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依賴資源,一再砍伐的結果,也使他們飽嚐無力抗衡的自然反撲惡果。

海地人有個類似中國浙江紹興酒鄉,為紀念初生女嬰封釀「女兒紅」美酒的傳統。他們在嬰兒誕生後,父親便為新生寶寶植下一棵樹,他們將樹視為小孩的守護者,陪伴小孩一起長大。書中的小男孩因為父親遠赴城市工作,一身肩負起這項使命,他想以此作為小妹妹的生日禮物,卻沒料到事與願違,不管他如何努力,總盼不到小樹芽成長茁壯。就在倍感挫折,不知所措時,才由爺爺那裡得知箇中祕訣—必須心中懷抱希望!這正是作者威廉斯女士透過這個故事要傳遞的重要信念:就算環境困苦艱難,就算屢遭挫敗,只要心中充滿希望,就有動力自重重難關中突圍,找到出路,否極泰來。

威廉斯女士曾經在海地居住和工作,因此她以自己在當地所見所聞的風土民情搭建舞台,呈現這個關於決心、毅力、希望和愛的故事。擁有「聾人教育」學位的威廉斯女士,除了寫作,幾乎將自己的心力都投注於關懷弱勢孩童。她背後有很長一段時問,隨著加入國際醫療組織的醫生丈夫,在非洲和海地擔任教育貧苦兒童的老師和義工。回到自己出生成長的美國後,也不歇息的投身醫院幫助持殊需求兒童,並且參與援助第三世界難民的工作。她看見這些在困乏環境中求生的孩子,努力又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毫不畏怯,即使生活再苦,臉上仍洋溢著笑容,她渴望用文字將這樣的感動記錄下來,鼓舞每個小孩。

幾乎每畫一本圖畫書,就會挑戰自己創作風格的插畫家琳達‧.沙波特,持別用芒果的顏色來烘托這個充滿希望的故事。她以表現主義手法,藉由一貫到底、大面積的黃色與橙黃,提升晝面的情感溫度,背景的顏色則隨著時間和小孩的情緒改變,從興奮欣喜的紅與黃,到落入沮喪谷底的藍和紫,最後再現重燃希望、飽滿鮮亮的黃色,而土黃的山坡也隨之慢慢變成茵綠蔥嶺,展現十足的生命力。

威廉斯女士接下來的兩本新作,主題仍然關切第三世界的弱勢孩童。其中一本描述兩個巴基斯坦的小女孩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發展動人的友誼,並且面對自己的人生難題;另一本則是呈現從肯亞難民營被領養到美國的小男孩,如何重建自我的過程。閱讀威廉斯女士的故事,我想起我們這塊被大雨啃蝕得傷痕累累的土地,和那些像書中小男孩一樣居住在山上,需要特別照顧和協助的小孩,以及對立相抗、紛擾不斷的政爭。我衷心祈求上帝,用愛撫平所有傷痛,為這塊土地和人心注入希望和新的生命。

書名 希望之樹
原文書名 Circles of Hope
作者 凱倫‧蓮‧威廉斯(Karen Lynn Williams)
繪者 琳達‧沙波特(Linda Saport)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75
頁數/開本 26×24.7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677
定價 斷版
購書連結 斷版

〔斷版〕親愛的世界

15-dear-world

本書是透過小朋友的眼光,對這個世界敏銳觀察所寫成的童詩。
無論是小鳥、黎明、蘋果、太陽……在孩子的眼裏都是美麗而充滿想像的嶄新事物。

本文以充滿童趣的語彙、細緻優雅的剪紙拼貼畫,頌讚我們親愛的世界,激發我們用想像力和喜樂的心觀察每個細節。
親愛的樹和鬱金香
親愛的太陽和星星
親愛的魚、小鳥和烏龜……
小孩的世界充滿美麗的事物:秋天樹葉的顏色,新鮮蘋果的滋味,和清晨媽媽愉快的腳步聲。新的情感,而且總是有心的事情值得慶祝。
 
在這本色彩鮮明的圖畫書中,作者野田高代透過與大自然對話的兒語童詩,和細緻優雅的剪紙拼貼畫,頌讚我們親愛的世界,也激發我們用想像力和喜樂的心觀察每個細節。

作繪者簡介:野田高代(Takayo Noda)

出生於日本東京,一九六一年移民至美國紐約後,就一直住在那裡。她優美卓越的藝術創作(由手工紙上色剪貼而成的紙雕化),不僅獲獎無數,更大規模在世界各地展出。
她說:「我的作品常常在無意中受到童年經驗影響。」因此,野田小姐將她令人驚嘆的才華發揮在童書領域,是遲早的事。《親愛的世界》由她自畫自寫,也是她創作的第一本圖畫書。

譯者簡介:劉清彥

住在和這本書一樣美麗的東海大學旁。學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收藏了一屋子圖畫書,目前從事圖書創作、翻譯、導讀、評論和推廣兒童閱讀等工作。希望每個大人和小孩看完這本書後,都會更珍愛上帝創造的這個美麗世界。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體驗大自然,對木地萬物最真誠的頌讚(米雅/兒童文學工作者)

每個小孩都是詩人。

我在家門前種了許多花,每到黃昏我給花澆水的時間,經常都有社區裡的孩子在花園旁玩耍,他們知道我愛花,他們也知道我很愛KUMA(我家的柴犬)。有一回一個四歲小女孩看見我在澆花,嘴裡喃喃自語的說著:「阿姨很愛花,KUMA是阿姨最愛的一朶花。」然後她姊姊就在旁邊笑著附和:「KUMA是會走路、會尿尿,愛吃骨頭卻不愛洗澡、不愛剪指甲的花。」我和花園以及KUMA的關係,竟然被她們去蕪存菁、凝煉成這麼有趣的短短兩句話,這顯然已是詩的境界了。我深深讚嘆,因為這種詩只會抽芽、結苞自小孩的純真心田啊!

可是,小學裡的校刊、報章上所登載的兒童詩,卻未曾讓我這麼精采的與孩子的詩心邂逅,問題在哪裡呢?與許多小學老師接觸,我發現很多老師根本不知如何讀詩、欣賞詩,但卻個個背負使命,必須教孩子寫詩。結果不懂詩的人,只會拼命教孩子作詩的「技巧」,於是孩子寫出一首又一首「短短的」、「分行的」、「運用排比、疊詞的」、「有明喻、暗喻的」詩。文詞雖偶有巧妙之處,但真實的孩子都從詩裡面跑光了。其實,這樣的語文教育並未讓孩子更懂得用文字來抒發、昇華情感,反倒是古他們內心豐富的「詩芽」被這些「詩的公式」給「約分」殆盡了。

那麼,到底怎樣和孩子談詩?分享詩的美好?你手上的這一本《親愛的世界》是很好的入門詩集,因為它給詩提供了非常輕柔的詮釋。作者一開頭就對「世界」發聲,直接要求世界給他樹長水果、花帶甜味的因由,接著,後來的每一首詩,字裡行間彌漫著他對動物、植物、自然現象的許多愛憐和稱賞之情。每一句真誠的傾訴都輕柔的提醒著讀者,詩有時是投注給世界的一個問號,有時是一種與美好的事物邂逅時的感動。作者在腳邊落葉裡遇見詩,也在天星的靈光裡看見生命的燦動,也許這許許多多的詩根本是作者寫給世界深情的禱詞哩!

在《親愛的蘋果》這首詩中,作者說自己的臉被葉子搔癢,又說第一口的蘋果汁在他肚子裡旅行,這些詩句帶給人非常清新的感受,彷彿那顆蘋果不是作者獨享的蘋果,而是我們每一位讀者曾經擁有的「第一顆蘋果」。讀著這樣的詩句,回憶裡咬下第一口蘋果時的唇間震顫,此時此刻全都在讀者的五體感覺裡甦醒過來了。

詩的美在於那簡短卻承載著真性情的文字,能夠在讀詩之人的心裡激起最澎拜的情感。這些詩集淡柔的把詩人觀看這世界、與這世界對話的方式,清清楚楚的呈現出來,我們在裡面看見源自作者生命的熱情,也發現「技巧」不是她最關心、在意的事。或許讀了這本詩集,我們可以試著想想,要孩子當詩人之前,先讓孩子能夠「正常的」、「自然的」、「真誠的」、「熱情的」與親愛的世界對話吧,這世許是每個想寫出好詩的人應該先遵守的「詩的公約」。

書名 親愛的世界
英文書名 Dear World
作繪者 野田高代(Takayo Noda)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18
頁數/開本 25.8×26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014
定價 斷版
購書連結 斷版

艾莉絲的樹

21-alicetree16-9

艾莉絲好愛農場上那棵靠近馬路的老橡樹。但是春天裡的某一天,老橡樹的葉子竟然變黃掉落了。大家努力救,不過,樹還是漸漸枯死了。

艾莉絲以為老橡樹會一直在那裡,就像天空和草原,就像爸爸和媽媽一樣。最後,樹似乎放棄了,艾莉絲也是,直到她想起一樣東西,才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如果她救不了那棵樹,那麼,她還能做什麼呢?

作者簡介:伊芙‧邦婷(Eve Bunting)

美國知名的童書作家,著作逾兩百本,擅長以簡潔平實卻情感張力十足的文字,關切與小孩成長相關的各種社會性議題,不論是遊民、孤兒、戰爭、街頭暴動,或環境保育等主題都有深刻動人的描繪。中ˋ譯作品有《我們的樹》、《小魯的池塘》、《記憶的項鍊》、《爺爺的牆》、《煙霧瀰漫的夜晚》、《開往遠方的列車》、《陽光之家》、《小熊的小傳》、《我想有個家》和本書。邦婷目前定居於加州帕沙迪納市。

繪者簡介: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美國名插畫家,大學主修繪畫,一九七二年出版第一本童書後,至今作品於七十本。他擅長以流暢的鉛筆線條勾勒故事的場景和人物,再以水彩暈染營造故事動人的氛圍。他與邦婷女士合作許多本圖畫書。他與邦婷女士合作許多本圖畫書,其中包括《爺爺的牆》、《開往遠方的列車》、《小魯的池塘》、《我想有個家》等。目前定居在亞利桑那州的杜桑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一直對邦婷的作品深深著迷,也推介翻譯了許多她的圖畫書,希望這些動人的故事,能幫助大小讀者更深刻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專職從事童書創作、翻譯、評論與相關課程教學等工作。目前定居在台中樹木繁茂的東海大學校園旁。

書名 艾莉絲的樹
原文書名 Someday a Tree
作者 伊芙‧邦婷(Eve Bunting)
繪者 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37
頁數/開本 25.2×21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4711158862766
定價 港幣92元(道聲之友:港幣78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地下花園

childbook-covers-keynote-09.004

有一天,在地鐵站擔任清潔人員的摩斯叔叔,聽見乘客說車站裡有怪味道。

摩斯叔叔工作非常認真,於是他決定去找出怪味道的來源。

也因此在地鐵隧道內,意外發現了一個通風口,他在那裡種了一棵樹。

日子一天天過去,那棵樹在他的細心照顧下,枝葉慢慢伸出通風口……

一個小小的念頭,一棵從地鐵通風口鑽出來的樹,不僅創造了一片新天地,除去了黑暗中的惡臭,也為整座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繪者簡介:趙善暻(Jo Seonkyeong)

1959年出生,韓國Hongik大學視覺設計系及研究所畢業,並前往美國紐約著名的視覺藝術學院(SVA)完成插畫碩士學位。曾經以Grandma Margo獲得1995年韓國文化與觀光部童書插畫獎。目前在韓國從事插畫工作,也在學校教授插畫相關課程。

熱烈推薦

耕耘一座夢想花園

這本書的書名和封面都頗耐人尋味。

地下竟然會有一座花園?

那個有陽光透進來,又種了小樹和蔓藤的是什麼地方呢?

那個怡然自得坐在小樹旁看書的人是誰?

他為什麼要在地下開闢花園種樹?

這些謎團隨著逐一翻閱的書頁漸漸明朗清晰。

原來,這花園是地下鐵的清潔員摩斯叔叔在地鐵 通風口一手打造的"秘密花園」。那裡栽植的小樹,驅走了原本瀰漫地鐵令人作嘔的異味,帶來清新芳香。而那棵不斷成長伸展枝葉的樹,後來更穿透通風口,為城市造就新的風貌,也使那些往來穿梭的行人擁有一處得以喘息和轉換心情的綠色空間。

這本書的創作靈感源自作者在紐約讀書時巧遇的地鐵清潔員,他雖然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每 天盡忠職守完成份內的工作,卻在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為自己營造多彩多姿的豐富人生。作者特別將那位喜愛閱讀和藝術的清潔員,在自己家中闢建的「心靈花園」,呈現於書中 的畫面。相較於夜晚孤獨安靜的在地鐵站從事清潔工作,那些擠爆書架的各種書籍與懸掛牆上的畫作,似乎是極大的反差,卻也因此顯映出他不平凡的內心世界。

其實,不管是現實生活或想像故事裡的摩斯叔叔,都宛如那棵地下花園裡的樹,雖然接受的陽光有限,生長的空間也不寬闊,卻還是能突破狹隘的囿圍,不斷向上伸展。因為有了迥異於生活表相的活力,使他們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新的可能。這種由內而外的生命力,除了使他們能夠堅持展現自我的生命原色,像那棵鑽出通風口的樹,面對來去紛擾的人群指指點點仍不為所動;同時產生不著痕跡的影響力,為周遭的人事物帶來美好的改變。

曾經到紐約著名的視覺藝術學院(SVA)進修插畫的創作者趙善暻,不僅用文字細細描繪故事主角這種具有影響性的自我實現,也透過畫面將這股由地底向上竄冒、無法抑制的旺盛生命力充分展現出來。

他總是在故事發生的黝暗場景中留著溫暖的光線,這些來自住家、路燈、地鐵站或穿透通口陽光的淡黃色光線,為看似沉悶的處境增添無窮的希望。這些「希望之光」為困境開起新的轉機,也使樹、人和整座城市一同開展新的生機。

這或許也是作者要對那些在成人世界巾自覺困頓的小孩溫柔的鼓勵。儘管生活和學習得接受父母師長的安排和約束;儘管能夠表現自我主張的機會不多;儘管日復一日的生活平淡無奇,卻還是可以在自己心中開闢一座小小的夢想花圓,用熱情和希望澆灌,用專注和努力耕耘。若是能像故事中的摩斯叔叔一路堅持(即使到了頭髮花白仍每天堅守崗位,踏著熟悉的腳步去照顧他的地下花園),相信有一天會看見婉紫嫣紅、繁花盛開的美景,看見自己內心的想望實現。

書名 地下花園
原文書名 Underground Garden
作繪者 趙善暻(Jo Seonkyeong)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73
頁數/開本 26.8 x 22.8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8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653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