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洞天

  •  「在這本動人的圖畫書中,人性共通的愛足以勝過一切因種族或宗教差異導致的仇恨。」──美國《書單》(Booklist)雜誌
  •   「這些歡欣動人的插圖超越了波拉蔻以往的作品,她在本書中濃郁、鮮豔的用色,比先前的作品更為飽滿強烈──就像一塊獨特的美洲切片。」──美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  「文中展露出一股對文化傳承得天獨厚的驕傲。藉由故事角色身為非裔美國人和猶太裔俄羅斯人的豐富文化意象,它歌頌了家族成員間堅不可摧的深厚羈絆。」──美國《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阿嬤,我好想你,我需要一個暗號。」

每天晚上,派翠西亞都站在窗前眺望星空,祈禱星星可以給她一個暗號。
摯愛的阿嬤答應她,每天晚上會從星星的另一端看著派翠西亞和她弟弟。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遲遲沒收到阿嬤給她的暗號……

當派翠西亞.波拉蔻的外婆離開人世,她認為自己永遠失去她的阿嬤了。
在旱季中搬到加州後,她遇見了史都華,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派翠西亞還認識了史都華的外婆──熱情、堅定,又富行動力的尤拉奶奶。因為派翠西亞和史都華的提議,尤拉奶奶動員了整個社區,打算為一位傷心的鄰居準備一個驚喜……

這是一個關於奇蹟、愛與重生的故事。波拉蔻以她一貫深刻動人的文字和張力十足的插圖,讓人們在多元異質的世界中,看見人性共通的愛與溫暖。

作繪者簡介: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
一位備受愛戴的兒童繪本創作家,著作超過數百本,也是一年拜訪兩百所學校的知名說書人。她向孩子們訴說,也聆聽他們的回應。少女時期曾住過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她的作品擅長描繪多元族裔、家庭和社區的各樣面貌。現居於美國密西根州聯合市,她外婆的小鎮,距離有名的流星觀測點僅僅隔著一條街。

譯者簡介:徐方璇
1973年生,台北人,政大社會學系畢業,曾任職於誠品書店外文總採購、胡桃木生態書系編輯,現為家庭主婦。
喜涉獵文學、電影、音樂,詩作屢見於日用品包裝及《創世紀》刊物,近期專心抗癌,願成為主膝前的歌者,用如珍似寶的態度面對每一天。

導讀分享:失去之後,如何重拾希望?(編輯室手札)

父母向孩子們解釋生命的離別容易嗎?

從現實面看來,這個問題困難到連大人自己也沒有答案。因為人們無法解釋不在自己經驗範疇內的事物,更何況孩子有限的生命經驗,他們能否理解那些過於「殘酷無情」的事實呢?

作者並未刻意美化生離死別,也並非忽視孩子的困惑與掙扎。故事一開始,派翠西亞就必須與她親愛的俄國阿嬤告別。許多細節可以看出,她的外婆是個擅長說故事的人,她可以用鮮明的象解釋蟲魚鳥獸、日月星辰,也能用同樣的方法說自己的人生故事——她不久就會走進星空的另一端,從天堂那端照看孩子們,並用暗號向他們打招呼。在作者筆下,沉重的死亡變得輕盈、俏皮,又溫暖,我們看到童年時的作者因阿嬤承諾的一個「暗號」重新有了希望;而在這個乾旱持續不斷、充滿荒蕪意象的加州,還有另一位成人需要這樣的希望。

失去寶貝兒子的貝琪太太放任庭院枯萎,因庭院中充滿了兒子安傑羅的故事:孩童的歡笑聲和欣欣向榮的花木,在這位母親眼中都是「失去」的記號,讓她悲痛萬分。此處的庭院其實就是貝琪太太心境的寫照——她的人生充滿希望時,曾一度有座美不勝收的花園相襯;而當意外擊垮她的內心後,庭院也就因此荒蕪。

要怎麼幫助正在經歷「失去」的人重拾希望呢?來自各國的鄰居們一同響應尤拉奶奶的號召,投入整頓庭院的大工程,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們的在乎與關切。充滿智慧的尤拉奶奶更以一句「安傑羅想保有這個花園」,讓貝琪太太能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現狀——因人與人互惠互助、彼此陪伴,使庭院(心靈)變得生機蓬勃,反而是對兒子最好的紀念。

派翠西亞雖然再也看不到自己的阿嬤,卻能看見積極將生命希望帶給旁人的尤拉奶奶;貝琪太太雖然無法阻止意外發生,卻能再次與鄰居朋友建立關係。每個人原本從「失去」開始的故事,最終都邁向了以「收穫」為名、新生的篇章。

人的一生必然經歷失去,有時是摯愛的親人離開、有時是離開家鄉、有時是找不到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然而,不論當下經歷的是何種失去,我們都有機會重拾希望,就像《聖經》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尤拉奶奶充滿信心與希望的人生,讓人看見無條件的愛可以帶來改變、促成「奇蹟」;這樣愛也足夠引導人走出傷痛、幫助人正視眼前值得珍愛的人事物,並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

作者派翠西亞.波拉蔻的故事都取材自真實生活,筆下的每個角色都是以生活周遭的真實人物為範本。她來自多元族裔的家庭,媽媽的家族是猶太裔,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她的爸爸是愛爾蘭人;書中的摯友史都華則是非裔美國人。從小聽著不同民族的傳統故事長大,波拉蔻也成了一個擅長說故事的人。

波拉蔻深深以自己的成長歷程與歸屬的文化傳統為傲,這些故事不止是她的「自傳」,更是她對周遭人們鄭重的珍愛與感謝。在這本書輪廓搶眼、色彩濃豔的圖像中,來自各地不同膚色、國籍及年齡的人們不分彼此、互助合作,不僅呈現出一個多元美好的世界村藍圖,更讓人在不同信仰、種族及文化的差異中,看見人性共通的愛與溫暖。

閱讀推介:別有洞天(鄧佩枝)

派翠西亞的外婆去世了,她是不是永遠離開了呢?外婆曾經說過,她會在天上守護著派翠西亞,還會給她一個暗號。可是派翠西亞一直沒有收到那個暗號。她和媽媽弟弟搬到乾旱的加州居住,在那裏認識了一位新的好朋友史都華,還有他的奶奶尤拉奶奶,以及許多新鄰居。新生活多姿多采,他們還一起幫助尤拉奶奶的好朋友從喪子之痛中恢復過來。可是外婆承諾過的暗號到底在哪裏?當派翠西亞苦苦思考這問題時,一天猛然發現天空中出現很多星星洞,原來外婆的暗號,就在眼前!

當我看完這故事,發現這是一本關於人生季節、關於愛與回憶的繪本。在祖母離世後,這份親情依然延續,使得孩子的親情世界中也溫暖亮麗起來,更加鼓勵孩子實踐不同的關懷。

我們可以用這本繪本進行親子共享的延伸活動,與孩子分享這些問題:
1. 你是否曾失去心愛的親人、朋友、寵物的經歷?
2. 他們是不是永遠離開了你?還是在某個地方守護著你?
3. 你可以給他們寫一封信,或者畫一幅圖畫,告訴他們你現在過得怎樣,他們一定會收到的。

讓孩子從繪本中學習處理自己的疑問,以及對家人離世之後,如何正面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念。

書名 別有洞天
原文書名 Holes in the Sky
作繪者 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
譯者 徐方璇
商品編號 TW867
頁數/開本 28.5×22.5cm/48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9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498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檸檬的滋味

the lemonade club

每個人都非常喜歡溫老師,尤其是崔西和她的好朋友瑪琳。她們在溫老師的教室裡學到,當生命給你檸檬時,就把它變成檸檬水!她們共度了愉快的一年,直到崔西發現瑪琳出現奇怪的改變。
她的體重減輕,常常容易疲倦。她得了白血病,還必須面對艱難的挑戰。然而,就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時候,一個溫馨動人的意外驚喜改變了一切,不僅是崔西和溫老師,全班同學都站出來義氣相挺。而且在溫老師得知自己必須面對挑戰時,瑪琳的勇氣也激勵她努力面對難關。

作繪者簡介: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

美國知名童書作家,經常將自己生命中的真實經歷,轉化為動人的圖畫書作品,這本《檸檬的滋味》也不例外。這個故事尤其貼近波拉蔻的內心,因為崔西是她的女兒,瑪琳是崔西童年最好的朋友,溫老師則是她們五年級的導師。但最令人驚奇和感動的是,瑪琳和溫老師勇敢戰勝癌症病魔的事實,也因此感動波拉蔻寫下這個充滿勇氣、信心和友誼力量的故事。
身兼作者和繪者的波拉蔻,為小朋友創作了四十餘本書,她若不在密西根州的家中,便在全國各地旅行,受邀前往學校、書店和研討會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

譯者簡介:劉清彥

自己也曾經落入病痛的生命低谷,幸好有上帝、母親和好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才能一步步往上爬。因此特別策劃挑選了這本書,希望能夠幫助那些身心軟弱的小孩和大人,重拾勇氣、信心、希望和力量,面對人生的挑戰。
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在教會和小朋友說了很多年故事,每天專心翻譯和創作童書,也經常到各地為喜歡童書的大人演講或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生命的季節 (本文摘錄轉載自《幾米,故事的開始》(大塊))

1995年,才剛過完農曆新年。二月下旬,我在睡夢中被右大腿的劇烈抽痛所驚醒。三天後大腿失去知覺,一開始我仍天真地以為,只是一時不小心撞傷或者肌肉拉傷。醫生找不出疼痛的原因,治療無效,我也不以為意。一邊四處求醫,一邊畫畫。

疼痛持續加烈,而我日漸衰弱。在一個初夏的午後,我幾乎昏倒在求診的街頭,太太扶著蒼白衰弱的我,直奔榮總急診。

第二天,在母親節前夕,主治大夫面色凝重地暗示我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血癌。我就像八點檔連續劇中遭逢天人慘劇的主角,放肆地大哭大鬧,一直哭到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再醒來時,病床外的花籃已經堆得滿滿的,甚至有些已經開始枯萎了。我沒有任何選擇地開始接受化療,結果就像電影裡的情節一樣,悲慘極了。嘔吐、發燒、昏迷、疼痛……

在醫院住了六個月,我整個人完全變形,浮腫的大臉,光禿禿的頭頂,驚恐無神的雙眼,永遠戴著口罩,連站都站不穩。我精疲力竭地與死神搏鬥,日日流下無助的眼淚。離開醫院的那天,還是個狂風暴雨的颱風天,我沒有驚動任何人,只想快速逃離醫院,心裡暗暗發誓,永遠永遠不要再回到那個地方!

1995年,我什麼事也沒有做成,躺在醫院的單人房,與世界隔離,謝絕訪客,流淚度日,每天有一大堆醫生和護士服侍,不斷輸入別人的血紅素、血小板,日日期待自己的白血球能爭氣一些。我常常回想,生命裡這一段驚心動魄的轉折,到底要對我的人生作何提醒。我是那樣一個冥頑不靈的笨蛋,躺在醫院裡,吞嚥困難的時候,滿腦子還在回味美食的滋味,心裡盤算著離開醫院以後,要立刻去吃遍各大美食名店。

出院後,沒有醫師護士的照料,才是疾病恐懼的開始。每天醒來,都覺得是賺到了。在太太細心且嚴厲的照顧下,我們尋求各種能讓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慢的身體日漸康復。然後我又開始畫畫。創作幫我忘記疾病的恐懼,紓解我的哀傷。

1998年,我開始出書,意外的受到鼓勵與歡迎。
一晃十年過去了。這十年,我變成了專職作者,出了三十本書,這些書去了很多國家,有的書改編成電影,有的書改編成舞台劇,有的書變成了動畫,有的書變成了音樂,有的書變成了商品…
生命的變化太快,太殘酷,來不及準備,也無法預料。所有的美好都在當下;而所有的變化也變得美好。我感念那一段飽受折磨的傷痛時光,讓我變得感性而敏銳 ,許多平凡的小事變得重要,而許多非凡的大事又變得無足輕重。

你正在過什麼樣的季節?春、夏、秋、冬?心情冷暖又是由誰決定?上帝?自己?還是路人甲?
我在寒冬裡,夢見走進春天的花園……
醒來時,香氣滿身。

書名 檸檬的滋味
原文書名 The Lemonade Club
作繪者 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49
頁數/開本 22.2×29.8cm/44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806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