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的訪客

05-a-visitor-for-bear

從來沒有人來過大熊家,反正大熊也不喜歡客人,他甚至還在門上釘了一張告示。
有天早上,大熊聽見敲門聲。他打開門,看見一隻老鼠,大熊要他離開。可是大熊到櫥櫃拿碗的時候-老鼠竟然在那裡!小小灰灰的,還睜著明亮的眼睛。
在這個由邦妮.貝克和凱蒂.麥唐納.丹頓聯手打造的關於禮貌的喜劇故事裡,大熊只想平靜的吃頓早餐,但是那隻頻頻出其不意冒出來的老鼠,卻不讓他得逞。

作者簡介:邦妮.貝克(Bonny Becker)

美國童書作家,讀過兩次大學,擁有心理與創意寫作學位。關於創作本書,她說:「有一天,這隻固執的老鼠突然在我的腦中冒出來,而且不肯離去,我實在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內心有多像大熊,但我很感謝自己生命中遇見的每隻可愛的老鼠」。她的許多作品都曾經榮獲獎項肯定,本書則為她贏得2009年「E. B.懷特大聲朗讀獎」與「金風箏獎」。

繪者簡介:凱蒂.麥唐納.丹頓(Kady MacDonald Denton)

加拿大知名插畫家,畢業於多倫多藝術學院,獲獎作品超過二十本,其中包括「加拿大總理文學獎」。她用溫暖多樣的插畫,為各種不同的故事賦予生動活潑的風貌,其中包括If I Were Your Father,IF I Were Your Mother,The Umbrella Birthday Party等。關於創作本書,她說:「我已經好久不曾遇過像大熊和老鼠這麼有趣的角色了。」除了畫畫,她同時也為劇場和舞蹈團設計戲服和布景。

譯者簡介:劉清彥

曾經心裡也住著一隻孤僻的大熊,後來緊閉的門漸漸被許多上帝派來、天使般的可愛小老鼠敲開了,現在很樂意接待每個願意誠心相待的朋友。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翻譯和創作童書,也經常到各地為許多喜歡圖畫書的大人演講和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打開緊閉的心門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那隻老鼠怎麼可以賴在大熊的家不走,真是太沒禮貌了!」故事一唸完,美美就忿忿不平的說。
「唉,老鼠本來就是那樣啊!」癱坐椅子上的阿力聳聳肩說:「只要跑進你家裡,怎麼趕都趕不走。有一次我們家就發現一隻老鼠,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抓到。」
「我覺得那隻大熊才有問題吧,」阿忠說:「怎麼可以把客人一直趕出去?他太孤僻了,脾氣也好壞!」
「可是,大熊又不認識那隻老鼠,本來就可以不讓他進來,」小芸說:「我媽說,不可以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說不定大熊就是不喜歡有人打擾他,」小芸的好朋友小雨在一旁附和。「老鼠應該尊重他。」
「不過,那隻老鼠又沒有惡意,」阿忠顯然不太服氣:「他只是想和大熊作朋友,況且大熊後來也很喜歡他,還求他不要走呢。」
「大熊一開始根本不知道啊!」小芸說。
小雨也加入反駁:「說不定大熊以為他是推銷員,或是故意來搗亂的。」
「就是因為不知道,才更不應該這樣,」阿忠有點火氣了。「還不認識他,就先把他當壞人,這很過分,至少大熊應該要有禮貌。」
「唉,別吵了,」眼看著阿忠和小芸就要起爭執,幸好阿力即時開口潑了盆冷水澆熄戰火。「這就叫作不打不相識!」他悻悻然的說。
我靜靜旁觀整個過程,心裡覺得很有趣,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寫故事時也許料想不到,大熊和老鼠的角色,竟然會引發一群十歲大小孩如此理性的道德爭論,至少我就沒料到。
但是孩子的觀點都有道理。小老鼠不該未經許可就闖進別人家,徒增他人困擾;大熊也不該在未識訪客來意前斷然拒絕,甚至將他轟出家門。然而,這樣的衝突正是故事最有趣,也最具戲劇性的爆點。大熊冷酷孤僻,老鼠熱情主動,把這兩個極端對比的角色安置在一起,不僅擦撞出許多非常有趣的互動火花,同時正好可以讓孩子們從故事中觀察和思考,關於尊重、禮貌、待人接物和關係建立等人際方面的議題。
這本書的作者貝克女士說,她在創作每個故事時,都會將自己化身為故事裡的角色。在這本書中,她坦言,不管是那隻精力旺盛的老鼠,還是個性頑強的大熊,都有她性格人的投影。貝克女士的母親是個喜歡將自己浸泡在書堆與大自然的人,她說:「小時候,我母親幾乎把圖書館的每一本書都唸給我們聽。」她還常常帶著孩子們爬山涉水,只為了探尋各種罕見的鳥兒。這些童年經歷一點一滴滋養了貝克女士的作家夢,儘管後來經過採果工人、餐廳與飯店服務生、代課老師、記者和編輯等十多種工作歷練後才實現夢想,但也因此,使她創作的故事格外多變豐富。
貝克女士擅長塑造角色性格,加拿大知名插畫家麥唐納.丹頓則是用畫筆讓角色鮮活躍然紙上。她運用劇場設計的效果,在不變動的舞台上讓這兩個角色盡情表現,用靈活生動的描繪出大熊疑惑、暴怒和無奈,以及小老鼠茫然無辜的表情與肢體,淋漓盡致展現這兩個演員的絕佳演技。圖像與文字緊緊相扣,創造出緊湊的節奏和極具張力的戲劇性。
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個很有意思的日本電視節目。藝人獨自到偏遠的鄉下旅行,挨家挨戶請求素昧平生的當地居民收留過夜,雖然剛開始總會頻頻碰壁遭拒,但只要遇到好心人迎入家門,經過一夜相處,第二天離去時總是難捨難分,淚眼相送。就像這個故事最後,大熊和老鼠不僅互相欣賞,還發現了彼此的共同點,成為知心好友。他們以具體行動證明,不要一直將心門緊緊關上,偶爾敞開,與人真誠相待,說不定就能因此結交氣味相投的好朋友,為自己的生命帶來新的氣象和光彩。

書名 大熊的訪客
原文書名 A Visitor for Bear
作者 邦妮.貝克(Bonny Becker)
繪者 凱蒂.麥唐納.丹頓(Kady MacDonald Denton)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66-1
頁數/開本 27.7 x 24.2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981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2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安妮之歌

安妮覺得奇怪,春天的地面和樹枝上,冒出了新枝與新芽,可是媽媽為什麼會去世呢?她走到屋外,看著天空,想要知道那一朵雲是媽媽的雲?開著車四處傳福音的爸爸,把所有的錢都給了窮人,他們拿什麼買食物吃呢?

作者葛妮絲‧史淵以細膩的故事手法,將聖誕歌曲〈I Wonder as I Wander〉改編成動人的故事,描述失去媽媽的小女孩跟著爸爸在山城小鎮裡,四處傳福音、幫助窮人,雖然小女孩不知道為什麼是上帝會把媽媽接走,但是經歷了這些之後,小女孩用她的美妙歌聲娓娓唱出關於耶穌的歌、一首關於愛的歌曲。

作者簡介:葛妮絲‧史淵(Gwenyth Swain)

葛妮絲‧史淵為年輕讀者寫了為數不少的傳記,包括「地下鐵道主席:賴威‧柯芬的故事」,「人權先鋒:瑪麗‧秋契‧泰瑞的故事」。現居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

繪者簡介: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羅奈德‧希姆勒所繪製的兒童畫冊已逾七十五本,其中不乏獲獎作品,其中不乏獲獎作品,如和伊芙‧邦婷一起創作的《艾莉絲的樹》、《最重要的事》和《全世界最棒的貓》(道聲出版)等。羅奈德‧希姆勒現居亞利桑那州的土桑市。

譯者簡介:信建宏(David Hsin)

出生於高雄市,成長於屏東。高雄師範學院工業教育系、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畢業。曾任教屏東高中與台北市建國高中,後轉業至高雄中國鋼鐵公司任工程師。1984年起,全職參與基督教服事善工,服務單位包含位於屏東與花蓮等數間基督教機構。現僑居加拿大,參與華人教會事奉。

書名 安妮之歌
原文書名 I Wonder as I Wander
作者 葛妮絲.史淵(Gwenyth Swain)
繪者 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譯者 信建宏(David Hsin)
商品編號 TWC641
頁數/開本 28.5 x 24.7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0973877960
定價 港幣83元(道聲之友:港幣71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