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綠蒂的撲滿

夏綠蒂得到一個小豬撲滿,而且是個可以實現願望的魔法豬,
不過,必須存夠多的錢,直到豬發出「叮」的聲音。
於是夏綠蒂開始想辦法存錢,她把得到的錢都投進撲滿裡,
終於,聽到「叮」的一聲!
夏綠蒂能夠順利實現願望嗎?

作繪者簡介:大衛.麥基(David Mackee)

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是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在普利茅斯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就開始投稿,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Saul Strinberg和法國漫畫家Andre Francois影響。麥基的作品寓言故事的味道濃重,他自己也認為他的書並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也寫給還保有童心的大人。麥基的故事富含英國人獨特的幽默感,並擅長在故事中營造思考空間,讓他的作品簡單中帶著濃厚的韻味。

譯者簡介:柯倩華

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目前專職從事童書翻譯、評論、企劃諮詢,並參與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工作。翻譯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共逾百本,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顧問。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書與人生(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的中文版曾於2005年由悅讀文化出版,知道的讀者似乎不很多,雖然評價不錯,可惜還是絕版了。十二年後道聲重新出版發行,身為原譯者的我很慶幸能重新修訂譯文,讓讀者更準確的體會這本英國經典圖畫書奇特的幽默與哲思。

 

重譯時幾乎每一頁都做了修正,使中文讀起來更流暢,也使原文隱含的喻意保留得更完整。後者主要牽涉到語句的型式。新、舊版的語句表面看起來意思差不多,然而作者細膩的寫作技巧藉由語句的排列順序和重複型式,表達許多意在言外的弦外之音,也表現作者的寫作風格,是舊版沒有完全掌握到的。例如,原文對「豬」的指稱刻意含糊,好像是物品又好像有生命。三位鄰居說的話有一致的形式,恰與珍珍阿姨成對比。豬說的那句關鍵話,描述的其實是客觀現實的可能性,而不是個人主觀感受(是否順心如意),意即無論你是誰,都可能遇到冷冰冰、硬邦邦有如鐵板一般的困境,而這樣的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一直覺得翻譯很像走鋼索,步步為營仍不幸失足時,只能感謝奇蹟出現,有第二次機會。書,也有點像是為人生預備第二次機會。
美國兒童小說家凱瑟琳‧派特森 (Katherine Paterson) 曾說:「書讓我們為人生作準備。」好的文學作品並不提供人生的標準範本或解答,而是呈現各種真實的可能性,包括喜怒哀樂與陰晴圓缺。讀者受到啟示而激發思索與想像,找出自己的處世之道。也就是說,讀者可藉由故事角色的經驗獲得學習和成長。讀書就像人生的練習或彩排,在其中經歷嘗試和犯錯,以至於面對真實人生時有所準備,可重新來過。

許多成人擔心這本書沒有甜美的結局,對小孩來說太過可怕。事實上,很多小孩讀完後興奮得拍手叫好,彷彿有人說出了他們一直知道卻很少被提出的事實:「人生有可能很辛苦的。」小孩是人,童書也可以很文學,真正的文學表現真實的人生與人性。不努力沒有收穫,但努力也不保證一定有滿意的結果,這是小孩也會遇到的艱難。如何在意外或挫折中找出建設性的意義,保持希望與信心,是重要的人生課題。魔法豬承諾「實現一個願望」藏了語意含混的陷阱,夏綠蒂在慌亂中的確實現了一個願望,只不過不是她的願望。
大衛‧麥基是著名的冷面笑匠,擅用幽默、諷刺的手法讓讀者體驗人生各種樣貌。他在這個故事裡塑造了一個非典型兒童角色,不完全好或壞,兼具人性的美善與軟弱,在家常的生活場景裡演出人生的轉折與驚奇。除了高明的說故事技巧之外,他也運用圖像語言闡釋主題。

畫面以多視角方式呈現,彷彿同時從多元角度觀察世界,升高觀點向下俯瞰,使讀者的視野更遼闊周全,擴張對故事涵意的理解。圖畫描繪的人生比文字敘述的更豐富:有人玩樂,有人工作,有人迷路,有人吵架,有人偷竊,有人分享,有人因為遛狗成了朋友,還有穿著紅心T恤的女人和拿著紅心提袋的男人一路發展出美好的結局。這本書裡有悲劇也有喜劇。夏綠蒂的人生只是其中之一。這可能也是她一開始就不在畫面正中央的原因。她的不幸,不是世界的全部;還好,這個世界比她以為的還要廣大、奇妙。她若明白這一點,或許將不會捆綁或陷溺於自己的遭遇,可以在寬廣的世界裡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夏綠蒂大概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故事,現實中的我們也經常如此,以第一人稱的主觀看待人生與世界。幸好閱讀提供全知觀點,提醒我們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最後有個小男孩捧著另一個豬撲滿,似乎暗示這樣的劇情可能繼續發生,而且不只在書裡。下次再遇見宣稱能實現願望的魔法豬時,但願我們已有足夠的裝備與智慧。

書名夏綠蒂的撲滿
原文書名Charlotte’s Piggy Bank
作繪者大衛.麥基(David Mackee)
譯者柯倩華
商品編號TW831
頁數/開本22.7×27.8cm/32頁
印刷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9789864001736
定價港幣93元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烤箱讀書會

山丘上的石頭

44-the-hill-and-the-rock

裘先生和裘太太住在一座山丘上的小房子裡,
別人眼中的他們擁有眾人羨慕的好風景,
住在那兒真是太完美了!
可是,裘太太對房子後面的那顆石頭很有意見,
如果沒有那塊石頭,才叫完美呢!

你的心裡也有一顆山丘上的石頭嗎?

作繪者簡介:大衛.麥基(David McKee)

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是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在普利茅斯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就開始投稿,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 和法國漫畫家Andre Francois 影響。從1964年出版第一本圖畫書Two Can Toucan 後,直到如今,四十多年仍維持活潑穩定的出版量。作品中以「大象艾瑪」系列最受歡迎,麥基也非常喜愛以怪獸或泰迪熊為主題創作,並且持續就戰爭的主題以圖畫書提出觀點。麥基的作品寓言故事的味道濃重,他自己也認為他的書並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也寫給來保有童心的大人。麥基的故事富含英國人獨特的幽默感,並擅長在故事中營造思考空間,讓他的作品簡單中帶著深厚的韻味。

譯者簡介:張淑瓊

台北市人。大學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學兒童文學。當童書採購的時候發現了大衛‧麥基獨特的幽默感和故事魅力,並開始蒐集他的作品。現任誠品書店兒童專區督導。希望有一天能寫出像《山丘上的石頭》這樣酷斃了的故事。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少了那塊石頭,人生就會完美(張淑瓊/誠品書店兒童專區督導)

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大衛‧麥基,從1964年出版第一本作品Two Can Toucan開始,就以他獨特的故事和插畫風格,創作出一個個帶著濃濃巧趣和幽默感的故事。麥基將深厚的創作意念隱藏在看似輕巧的故事情節中,把他看待生命的認真和對人的關懷,透過手中的文字和圖像表達的極具特色!

雖然大衛‧麥基手下知名度最高的主角是《大象艾瑪》,他在戰爭主題和以怪獸為主角的創作品也相當多,但是麥基的獨立故事又是另一番美好風景,這些故事個個性格鮮明,活力十足,而且意念清晰,話中有話,讀完令人拍案叫絕!《山丘和石頭》就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獨立故事。

裘先生和裘太太住在人人羨慕的山丘上,因為視野很好,方圓百里一覽無遺。雖然大家都認為住在這兒「完美」極了,可惜每個人對完美的定義並不一樣,所以當別人羨慕裘家的好風景時,裘太太的眼裡離完美還差一塊大石頭的距離。那塊擋在廚房外的石頭讓她很煩心。裘太太認為,沒有了那塊石頭才叫完美!大衛‧麥基的這個故事就從討論怎樣才算「完美」開始,讓裘家夫妻帶著我們一起經歷一場奇妙幽默的「失去和得」的旅程。

讀完整個故事,你也許會不禁感嘆說:「早知道就不要把石頭挖掉,那至少還有半邊的風景可以欣賞。」不過呢,千金難買早知道,有時失去一些東西換來一個寶貴的經驗也不錯,如果這個時候一直想著失去的半邊風景,恐怕才真的是損失慘重。你也許會覺得裘太太一定經過了這一次的教訓就「學乖了」。嗯,這樣解釋也行,我們也常常習慣從單一的角度或層面解釋故事,認為作者就是這個意思。不過呢,有些作者寫的故事確實是一翻兩瞪眼的簡單易懂,但大衛‧麥基並不是這樣,他的故事總有著豐富又多樣的好滋味,所以我們得細細品嚐,才不會錯過了作者的用心良苦。

仔細的觀看圖面,你會發現裘先生在整件事情上並沒有生氣或動怒。甚至在最後,還安慰老婆別擔心,並為她畫了一幅獨一無二的風景畫。裘太太會不會學乖我不確定,但是經過這一件事之後,裘太太確定知道裘先生真的很愛她!

大衛‧麥基講故事有一個很棒之處,就是「下手不會太重」,當他在處理故事情節和表達自己的意念的時候,即便有話要說,麥基也不會直硬硬的丟給讀者,譬如說這個要提醒人懂得「知足」的故事,他就用了一個戲劇感十足的方式處理,效果就是──他想表達的意見表達了,而聽故事的人也在微笑中把這個「教訓」存進腦袋中。

麥基的故事確實有鮮明的寓言故事味道,寓言故事本來就含有「訓誨的教育作用」,這樣的故事寫不好就是叨叨唸唸的說教,而他卻能將教導藏身在幽默中,寓教於樂。當石頭移動的這一來一回,營造了極佳的戲劇張力,再加上畫面的分頁設計,更是效果加倍。熟知麥基創作類型的讀者就知道,他不但是動漫畫的愛好者,自己還開設了動畫公司,幫忙製作很多圖畫書的動畫版。在《山丘和石頭》裡麥基就把漫畫的分格效果應用在其中。同一個跨頁裡,或三格或四格,也有像山丘消失那個跨頁一樣的連續畫面,這些分格在安排上需要很多的用心,才能達到效果又不會太干擾閱讀。在閱讀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如果可以也請花點時間觀看麥基在頁面分格上的安排和運用,你會享受多一份的閱讀樂趣。

聖經上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提摩太前書六章6節)。」人生的完美不完美也是如此,如同裘家所經歷的,起初裘太太眼中的石頭,在故事的最後不但沒有挪開,反而完全擋去了整個窗景,但是當裘太太把客人引到廚房看先生畫給她的風景畫時,她已經知道了自己所擁有的,不只是方圓百里最好的視野,還有裘先生對她滿滿的愛。

書名 山丘上的石頭
原文書名 The Hill and The Rock
作繪者 大衛.麥基(David McKee)
譯者 張淑瓊
商品編號 TW624
頁數/開本 20.4×23.6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219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