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和月亮先生

夜晚黑漆漆的,月亮跑哪兒去了?
啊,原來他跑去找小月玩了。
他們一起玩耍,一起談論了
月亮許多的祕密。
月亮與小女孩的奇妙相遇,
迸出有趣的科學知識,
揭開夜晚和月亮的神秘面紗。

「媽媽,為什麼月亮一直跟著我?」
「媽~月亮怎麼還不出來?」
「爸爸,月亮為什麼不圓了?」
「爸~月亮有多大?月亮有多遠?他為什麼會發光?」
「……」
孩子對於周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尤其是那種抬頭看得見、卻又摸不著的覺得特別有趣,但是大人面對這一番的連珠問號,往往是不堪其擾、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釋。《小月和月亮先生》這類的科普知識類繪本,就是為了幫助大人和小孩一起面對月亮的故事!
透過奇幻的故事情節,將生硬的天文現象和冰冷的數字,以孩子生活接觸得到、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月亮的自轉公轉、陰晴圓缺等知識。比如說,月亮和地球的距離38萬公里,這樣的數字,在孩子的世界裡感受不到有多遙遠,但若改成坐日本新幹線,馬不停蹄的趕路也要48天才能抵達月亮那裡;以這樣的方式,孩子就比較能體會月亮有多遠了。

作者簡介:越智典子(Noriko Ochi)

現居日本神奈川縣。原任職於出版社,後來開始執筆寫作,活躍於繪本創作的世界。尤其擅長書寫科學繪本故事,解明生命之不可思議之處。

繪者簡介:細木瑪格(Hosoki Megu)

現居日本東京,長年在女性雜誌與廣告界耕耘不輟,成績斐然。另外在繪本及各類書籍的封面插畫上,也有亮眼的表現。關於時裝流行,造詣頗深,甚至將時尚潮流展現在她所創作的手工娃娃上。

譯者簡介:米雅

繪本插畫家、日文童書譯者。作品包括《多多的生日》、《你喜歡詩嗎?》(小熊)、《寶寶,你愛我嗎?》(道聲)等。更多訊息都在「米雅散步道 MIYAH WALKER」FB專頁及部落格:http://miyahwalker.blogspot.tw/

書名 小月和月亮先生
原文書名 Tsukiko To Otsukisama
作者 越智典子(Noriko Ochi)
繪者 細木瑪格(Hosoki Megu)
譯者 米雅
商品編號 TW840
頁數/開本 20.4×25.7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842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https://youtu.be/GlAfe3b0vEo

〔斷版〕聽,天空說什麼?

51-what-does-the-sky-say
雪花漫天飛舞的冬天,天空在說什麼?
樹葉被風吹落,野雁往南飛的時候,天空說什麼?
沒有辦法下定決心的時候,天空怎麼說?

生活裡,交雜著快樂、淚水、孤單和傷痛,故事中的小女孩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仔細聆聽天空說的話,彷彿就是上帝在對她說話一樣,有鼓勵、有安慰,陪伴著她一直到老!
 
南西.懷特.卡爾史東充滿詩意和想像力的文字,鼓勵所有大小讀者,留心每天生活中值得喜樂和學習的事。提姆.雷偉的畫筆完美呈現了季節和氣候的氛圍、童年的奇妙與美好,以及我們和大自然深沉的情感連結。

作者簡介:南西.懷特.卡爾史東 (Nacy White Carlsttom)

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已超過五十餘冊。包括受歡迎的「傑西浣熊」系列(Jesse Bear)、《在你出生前》(磐石童書系列)、《上帝會綁鞋帶嗎?》。南西和家人住在阿拉斯加州菲爾邊各斯城。

繪者簡介:提姆.雷偉(Tim Ladwig)

美國知名的插畫家,創作了許多得獎的圖畫書,其中包括《發光人》、《平安夜》、《主禱文》和《詩篇二十三篇》(以上皆為校園出版)。提姆目前與家人定居在堪薩斯州維奇塔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常常 忙得沒有時間好好聽天空說話,翻譯這本書時得到很重要的提醒。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翻譯和創作童書,偶爾也為報紙寫寫書評,到各地位喜歡圖畫書的大人上課和演講。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聽,上帝在說話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那才不是天空在說話呢!」書才唸完,凱凱就搶著說:「是上帝在說話!」
「怎麼說呢?」我問。
「因為上帝住在天空上面的天堂呀!」他說。
我請大家翻開聖經,一齊唸讀作者附在書後面的那段詩篇經文,然後問小朋友:「你讀完這段經文和這本書的內容,有什麼想法呢?」
「天空是上帝的代言人,」愛耍寶的安安說。
婷婷接著說:「上帝說話的聲音很小很小,要仔細聽才行。」
「上帝隨時隨地都會跟我們說話,」琪琪說。
「上帝會透過祂創造的世界萬物跟我們說話,」這是阿德的結論。
「怎麼說呢?」我又問。
「因為──」阿德想了一下,然後說:「從上帝創造的萬物,就可以知道祂的厲害了!」
「是啊,」我摸摸他的頭說:「你知道嗎?保羅也這麼說呢。」我請大家翻開聖經羅馬書一章20節:「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那天主日學結束後,我帶著小朋友走到屋外,然後一起仰頭望著天空。
「來,我們一起聽聽天空在說什麼?」我對他們說。

書名 聽,天空說什麼?
原文書名 What Does The Sky Say?
作者 南西.懷特.卡爾史東 (Nacy White Carlsttom)
繪者 提姆.雷偉(Tim Ladwig)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00
頁數/開本 21.5×29.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943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失落之湖

30-the-lost-lake

「我們要去失落之湖,」爸爸遞給路加一雙全新的登山鞋。「很久以前,爺爺曾經帶我去過那裡,對我們來說,那是個特別又隱密的地方。」路加恨不得趕緊逃離這個悶熱的城市,直奔山區。他們要過真正的野外生活,睡在星空下,釣魚當晚餐。更棒的是,路加可以單獨和爸爸在一起。
 
爬了一天的山,他們抵達那個湖,卻發現湖邊到處都是吵雜的度假人群。爸爸的秘密基地已經變成「發現之湖」。事情全變了樣。他們好失望,決定繼續前進,尋找一處比較安靜的地方。也許在更遠的深山裡,可以再找到一個新的失落之湖。作者艾倫.賽伊透過明亮的水彩,將這個描繪路加與父親彼此了解,以及他們對大自然欣賞的故事,表現得格外真摯動人。

作繪者簡介:艾倫.賽伊(Allen Say)

艾倫.賽伊1937年出生於日本橫濱,自幼想成為漫畫家,十二歲時投身於漫畫大師語呂新平門下為學徒。十六歲隨父親移民美國,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並成為職業攝影師。1987創作《The Boy of The Three-Year Nap》時,因為想起幼年修習漫畫的喜悅,決定全心投入創作,同年,那本書也獲得美國凱迪克銀牌獎。1994賽伊再度以《Grandfather’s Journey》榮獲凱迪克金牌獎。他目前定居美國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怕累,很少爬山,喜歡走平坦又舒服的大道。但是,對於信仰之路,卻堅持一生要奔行在人比較少的狹窄天路上,希望有一天能進入通往天國的窄門。平常大多窩在家裡翻譯和創作童書,偶爾也到各地為大人和小孩演講或說故事。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尋回失落的親情(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本書的創作者艾倫.賽伊坦言:「《失落之湖》書中的父親,其實就是我的寫照。這也是我向女兒道歉的方式,因為我和她相處的時間真的不夠多。」

或許正因為懷著這樣的歉意,這個緊扣父子親情的故事,透過艾倫.賽伊的筆尖描述和彩繪,顯得格外真實且令人動容。從年輕時便投身藝術創做的賽伊,不管從事專職攝影,或是年過半百後潛心創作圖畫書,藝術創作過程的專注與耗力費時,迫使他不得不犧牲與小孩相處的時間。他尤其能深刻體會小孩渴望父親陪伴的心情,因為他的童年正是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一個人孤單度過。

生於二次大戰開戰後兩年的艾倫.賽伊,幼年期間因為必須四處躲避烽火,過著極不安穩的生活。他小學六年就唸了七間學校,常常得適應新的學校和老師,也自然成為許多同學捉弄欺侮的對象。好不容易熬過戰亂,小學臨畢業前,卻又遭逢生命中的另一個打擊,因為父母離異,他只好隨著父親,離開日趨穩定的家庭和生活。父親忙於工作無法照顧他,便安排他與祖母同住,只是這項安排對向來不受祖母疼愛的艾倫,又是難以煎熬的酷刑。後來祖母索性將他驅離,迫使年僅十二歲的他,便開始自己租屋獨立生活。

因此,艾倫.賽伊和父親間的感情並不親近,即使後來在十六歲那年與父親一同移居美國新大陸,情況也未見改善。他常常獨自苦吞對新環境的種種不適應,也必須承受因為膚色不同而招來的側目,或刻意的輕視忽略。雖然如此,這些特別的經歷和心情卻都在他的生命中,凝鍊成重要的創作養分。他寄情攝影,用鏡頭記錄人生百態和自然風光,也重拾從小就熱愛的畫筆,將自己的思維、情感和關懷藉由圖像和故事表達出來。

艾倫.賽伊不但以貴族般細膩優雅的繪畫技巧倍受矚目,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在作品中流露對人和土地的尊重、對家庭的深入描繪,以及對東西方文化的高度敏感性和融合性。他將這些元素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父子間含蓄又疏離的關係,在一趟登山尋湖的過程中,慢慢拂去原本瀰漫在他們中間、阻礙他們彼此了解的迷霧:小男孩因此察覺,父親看似冷淡的表相下,其實潛藏著一顆懷念舊情與熱愛自然的心;父親也清楚明白兒子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他們這趟尋訪「失落之湖」的登山路程,不僅克服了大自然給予的種種考驗,也敞開自己的心門,尋回失落的親情,發現彼此的價值,再次迎接對方走進自己的內心深處,情感因此更加緊密,也使身心靈都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艾倫.賽伊以西方的畫筆和顏料,將東方寫意的山水意境與西方寫實的表現技法,交織在畫面上。他用大片墨色渲染天際背景與遠方層層起伏的山巒,也細細勾勒人物表情與草叢、樹幹和岩石的紋路。此外,他也同時呈現城市與鄉野、人群雜沓與人煙渺至的兩個湖區迥異的情景,不動聲色的提醒讀者思考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聯,也留意自己在踏入自然時應抱持的心態與作為。

家庭和文化是艾倫.賽伊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兩個主題,他期許自己用作品為東西方文化搭起了解的橋樑,同時體現家庭的精神和價值。透過創作這本書,艾倫.賽伊不僅自我省悟,對女兒表達歉意,他更希望共讀的親子一起攜手營造美好親密的關係,使每個小孩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書名 失落之湖
原文書名 The Lost Lake
作繪者 艾倫.賽伊(Allen Say)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82
頁數/開本 23.2×25cm/3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790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太陽弟兄、月亮姊妹

18-brother-sun-sister-moon

西元1224年,亞西西的聖法蘭西斯寫了一首簡單的讚美詩,詩歌裡描寫他在義大利鄉間的美妙感受,用的是家鄉翁布里亞淺白的方言。法蘭西斯的文字歌頌上帝豐盛的創造,從太陽、月亮、風和火,到社群、家庭、工作,也放入了他的沈思默想。

過了大約八百年,大家愛戴的童書作家凱瑟琳.派特森再次想像這首歌的意境,並用詩的語言改寫。她和法蘭西斯一樣真摯地、直率地凝視生命的各個層面,對他從其中發現的喜悅、光明,以及陰影生發共鳴。

潘蜜拉.達頓用精緻的剪紙製作插圖,藉著圖像使文字的意義更顯明,同時完美的融合了法蘭西斯讚美詩的精神。她在全然的簡約和色調豐富的精緻細節上取得平衡。達頓的剪紙藝術可以把一陣風的力量,或是蜻蜓翅膀上細膩的美都表達出來。

這樣的文圖搭配,顯示出作者與繪者對我們居住的世界衷心的尊重、愛,和讚嘆。

作者簡介:凱瑟琳.派特森(Katherine Paterson)

曾兩次得到紐伯瑞獎和國家圖書獎。她在1998年得到國際安徒生獎,到了2006年,她又以歷年來的作品贏得林格倫紀念獎。她對自己書中的角色,以及他們居住的世界深具信心,同時她也衷心尊重她的讀者。她熱情地推廣書寫和閱讀,目前擔任國家青少年文學大使。她和先生約翰住在佛蒙特州的巴爾。
想要更認識她,可以瀏覽她的網站www.terabithia.com

繪者簡介:潘蜜拉.達頓(Pamela Dalton)

花了二十五年以上的時間研究剪紙藝術,這種藝術源自于十六世紀的德國和瑞士,十八世紀由德國移民帶到美國賓州。她的每一幅圖畫都是從一張完整的紙上剪下來的。《太陽兄弟、月亮姐妹》是她為兒童創作的第一本書。她住在紐約州的哈林維爾,也在那裡工作。
想要更認識她,可以瀏覽她的網站www.pameladaltonpapercutting.com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在地如在天(宋珮/藝術工作者)法蘭西斯(天主教徒稱他為聖方濟,也譯為聖法蘭西斯)出生於十三世紀義大利亞西西地方富裕的布商之家,曾經放縱揮霍,直到二十四歲那年,經歷上帝呼召,決定終生過貧窮生活,服事病人,修復教會。在戰爭頻仍,疾病橫行的時代,他極力追求聖潔,並且將這份聖潔顯明在「熱情的奉獻、徹底的簡樸、喜樂的謙卑」裏。幾百年來,他矢志跟隨耶穌的生命吸引了千千萬萬信徒,他所寫的頌歌和禱詞廣為流傳,《太陽頌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法蘭西斯相信如果我們打開屬靈的感官,就能夠在一切的受造物中看見上帝的作為,玫使我們愛上帝、敬畏上帝,並且與萬物一同見證上帝。法蘭西斯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中古後期的教會,引領信徒用新的眼光觀看世界,他也啟發畫家、雕刻家更深入地觀察自然,然後把觀察所得呈現在眾多的藝術品中。而這本圖畫書正是把法蘭西斯《太陽頌歌》裏與萬物親愛,共榮主恩的精神用新的文字和圖像表達出來。

改寫這篇頌歌的凱瑟琳‧派特森是極受敬重的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她生於中國,隨著擔任宣教士的父母親多次搬遷,之後在美國拿到英文聖經碩士學位,繼而赴日本宣教,回國後繼續攻讀神學,並成立家庭,丈夫是長老會牧師。她把從小認識的信仰融入所寫的少年小說中,從不帶教訓意味,讀者總是從她塑造的角色身上,真實的感受到憐憫、尊重、成長的艱辛與無私的愛,她和法蘭西斯一樣把屬靈的生命謙卑的、活潑的注入文字當中,看似質樸無華,卻帶有莫大的力量。

這份質樸的美也展現在潘蜜拉‧達頓的剪紙作品上,剪紙藝術生根於民間,對稱的結構開展著大自然宏偉的氣勢與井然的秩序。如果仔細對照,會發現達頓設計的左右圖不盡相同,刻意變化的細節呼應文字的描述。此外,她剪出的造型既有力量,又如蕾絲般交織出精緻的圖案,塗繪在上的色彩瑰麗柔美,經黑底襯托,彷彿透出光輝,像是教堂裏的彩色玻璃。由法蘭西斯的頌歌所啟發的這本圖畫書,揭示出人類的心靈不僅美麗,同時也承繼了造物主的創造力,以至於能用詩詞、剪紙和各樣技藝,反映祂的榮耀與美善。

書名 太陽弟兄、月亮姊妹
原文書名 Brother Sun Sister Moon
作者 凱瑟琳.派特森(Katherine Paterson)
繪者 潘蜜拉.達頓(Pamela Dalton)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747
頁數/開本 26.1×26cm/3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492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樹知道

tree knows

樹,看不見、聽不到,也聞不到,
它沒有辦法行走,就算生病了,也不會痛苦呻吟。
下雨的時候,樹全身浸濕;
颳風的時候,樹隨風搖擺;
飄雪的時候,樹扛著白雪,靜靜站在那裡;
直到生命結束那天,它仍是默默守護著動物和人類。
樹,知道的事情,比我們都還要多……

作者簡介:鄭夏攝

韓國童書作家,韓國成均館大學大學文學系畢業,撰寫了許多深受歡迎的童書,其中包括《中國動物符號的故事》(The Story behind the Chinese Animal Signs)。

繪者簡介:韓聖玉

韓國童書插畫家,2001年曾經以Basho and the Fox一書榮獲「艾爾瑪與詹姆斯.布萊克榮譽獎」(Irma S. & James H. Black Honor Book),同時受到紐約時報書評的高度讚揚。
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時裝工業學系後,又前往美國修讀視覺藝術。她傑出插畫作品還包括Basho and the Fox與《社稷洞》等書。

譯者簡介:劉清彥

從小在樹的陪伴下長大,對樹有難以言喻的情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樹一樣強壯、堅忍、包容、沉默和謙遜。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創作和翻譯童書,也經常在國內外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演講和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那些樹教我的事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我總是捨不得離開從小居住的地方,因為住在這裡非常有意思,前一秒還處身在人車熙攘、吵雜喧嘩的小商圈,但是只要一腳踏進那扇由水泥柱交錯並列的小窄門,隨即走進一片蔥鬱茵綠的相思林小徑,整個人就彷彿從熱氣蒸騰的溫泉池抽身,馬上浸淫在沁涼透心的冷泉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暢快和舒坦。

九歲那年,搬到這個位於大學旁的小社區,第二天四處探險時,我就發現這條通往校園的奇妙小徑。綠蔭蔽天的相思林中夾雜著楓樹、槭樹、木棉、木麻黃,和沿著小徑兩旁杜鵑花叢一路攀爬的九重葛。春天,枝頭上火紅的木棉和絢麗的杜鵑吵吵鬧鬧;夏天,林子裡難以計數的知了、綠繡眼和斑鳩合奏時而壯闊、時而輕盈的交響曲;秋天,輪到楓樹和槭樹花枝招展的表現自己最耀眼的時裝;只有在冬天,當其他植物悄悄休息時,那一整片橄欖綠的相思林,才會恬靜溫柔的攫住你的目光。

那條小徑不長,腳程快的,走直徑穿越,來回一趟不花五分鐘,不過,若是放慢腳步在相思林裡悠遊,絕對可能在不知覺中耗掉半天時光。

小時候每天放學走路回家,總得在這座林子裡踅上好一陣子,撿蟬殼、抓知了、看瓢蟲、找四瓣幸運草,或是拿早餐沒吃完的麵包逗逗那些不怕人的松鼠。北上唸大學時,只要回家,就找機會拎本書鑽進林子,坐在木樁椅上,一邊和惱人的蚊子搏鬥,一邊喬裝很有氣質的享受生活。後來生病開刀,那條相思林小徑也成了陪我身心復健的夥伴,只要在林中散步,挺起胸膛大口呼吸,聆聽鳥語風聲,低頭看看陽光穿透交織葉片在地上形成的細小光點,就能暫時擺脫生命低谷中徘徊不去的陰霾。直到現在,每個星期天我仍然得穿越那片林子,到教堂作禮拜、為小朋友說故事,我時常一個人邊走邊思考和禱告,那片林子總是能幫助我安靜下來,釐清思緒,清澈心靈。

這條相思林小徑,我來來回回走了三十多年,看著林中的樹隨四季變換,低調展現自己的美麗;看見她們無私的奉獻自己,滋養大地和林中的生物;看著她們在狂風暴雨肆虐中逆來順受,甚至被風暴吹折損傷後依然堅強挺立,並且從傷處重新展現生機;看見那些樹默默承受人們所加諸的傷害,為了興建新的校舍砍伐闢地,奪走她們的生命;也看見她們永遠懷抱希望,向著陽光努力伸展枝葉。
那些樹,讓我看見充滿愛、謙遜、堅毅、包容、希望與迎向真理之光的生命。
那些樹,也令我不由得對上帝的奇妙創造,從內心深處發出讚嘆。

這本書的作者說:「人類或許永遠無法彌補對樹的虧欠,可是我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樹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因為上帝在創世之初,便定意讓所有生物和諧共存於這個世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擁有永續的未來。

這個道理樹早就知道了。

你呢?

「祂從樓閣中澆灌山嶺,因祂作為的功效,地就豐足…佳美的樹木,就是利巴嫩的香柏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都滿了汁漿,雀鳥在其上搭窩。」(詩篇104篇13、16、17節)

書名 樹知道
原文書名 Tree Knows
作者 鄭夏攝
繪者 韓聖玉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58
頁數/開本 22×29.5cm/44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967
定價 港幣83元(道聲之友:港幣70.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最美麗的花

The beautiful flower

2011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精靈菲特手中的兩顆小種子,
一顆選擇在花園裡生活,
一顆自願在荒地中生活。
有一天,兩顆小種子都開花了……
哪一朵,會是最美麗的花呢?

一本散發著暖暖溫度和淡淡花香的小故事,獻給在成長路上遇到挫折的大小讀者。

在艱困的環境中,綻放出最美麗的生命~~
《最美麗的花》希望向孩子們傳達:
不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能從內心散發的快樂;
以及面對成長挫折時應有的忍耐態度和腳踏實地。
如此,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朵同時擁有內在與外在──最美麗的花。

書名 最美麗的花
作者 黃建維
繪者 錢茵
商品編號 OSB-SB005
頁數/開本 21.5×26.6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8553538
定價 港幣94元(道聲之友:港幣8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魔法海灘

magic beach

想像有一個魔法海灘,你可以在那裡游泳、衝浪、玩水,
堆沙堡、沿著沙灘尋寶、搖著小船四處漂,
在岸邊釣魚、圍坐在星光下的火堆旁聽浪潮……
一個充滿了驚奇與探險的海灘。

一本暢銷二十年的澳洲經典圖畫書,大小讀者的最愛
一起進入充滿想像力、冒險的海灘世界吧!

作繪者簡介:艾莉森‧萊斯特(Alison Lester)

澳洲知名童書作家、插畫家。
艾莉森生長在海邊的一個農莊,一歲時開始騎馬,從小就培養出冒險的精神,
海更成為她寫作的靈感來源。她的作品總是巧妙地將現實生活與奇幻世界揉合
為一,鼓勵小讀者發揮想像力、勇於探險。

譯者簡介:劉清彥

臺灣新北市人。臺大中文系畢業,美國休士頓大學幼教碩士。
曾任教清華大學,現為新竹教育大學兼任講師,
教授「兒童文學欣賞與創作」、「兒童詩歌」等課程。
專事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近年致力推廣兒童語文寫作教育。
創作及翻譯的作品屢獲「金鼎獎」、「好書大家讀」等多項兒童文學獎項。
代表作品有散文《走進弟弟山》、兒童詩歌《愛畫畫的詩》、圖畫書創作《紅花仔布的秘密》等共六十餘冊。

書名 魔法海灘
作繪者 艾莉森‧萊斯特(Alison Lester)
譯者 林芳萍
商品編號 OSB-SB013
頁數/開本 28.5×22.1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8866720
定價 港幣94元(道聲之友:港幣8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受造物的讚歌

保羅.葛柏這位得過許多獎項的作家及插畫家說:「鳥兒在禱告;樹木在禱告;花兒在禱告;山嶺在禱告;風和雨在禱告;江河與小昆蟲也在禱告。世上萬物不住的在禱告,我們也可以加入這偉大的禱告行列裡。」

從喜鵲到米諾魚,世上所有的受造之物,在這一本由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所改寫的精美圖畫書裡,都以自己的方式來稱頌讚美上帝。保羅.葛柏邀請讀者們,跟大地和動物們一起歌唱讚美上帝。

專家推薦:保羅.葛柏(Paul Goble)

是一位得過許多大獎的作家,也是插畫家。他在這一本由《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所改寫的圖畫書《受造物的讚歌》裡,畫出各式各樣的動植物,與各種優美的山光水色,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難得一見的北國風光裡,領略上帝創造的萬物是何等的精緻與美好!我們的孩子不用出國,就能從這本書中細膩生動的插畫裡,觀賞到北美大陸各地的風光與動植物。當他們學習跟大地和動植物一起歌唱讚美上帝時,孩子們無形中學到了感恩與讚美的功課。

葛柏原本並非從事寫作與繪畫,他會成為圖畫書的名家實在是無心插柳之故;在子女還小的時候,葛柏常讀一些書給孩子們聽。有一次,當他看到兒子觀看一齣有關「卡士達將軍」(General Custer)的電視劇時,發現劇情根本與歷史不符!於是他到圖書館想找一本關於卡士達將軍的書,結果卻沒有適合七歲孩子看的書。因為葛柏對於蒙大拿地區小巨角河(Little Bighorn)發生的「卡士達將軍跟蘇族與夏延族印地安人」的戰役非常熟悉,因而有了一個念頭:乾脆自己來寫一本書,並且畫上插圖,給他的孩子閱讀。

就是這樣,葛柏後來成了一位得過許多大獎的作家兼插畫家,其實他的本職與專業是:傢具和工業設計師兼設計學院的講師。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下班回家之後,利用晚上時間完成的。

我們的孩子們能夠從這本《受造物的讚歌》裡,學到欣賞與尊重天地萬物,也能正確的認識與讚美上帝創造的奇妙美好,在生命教育與品格發展上,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受造物的讚歌》非常適合成為他們的第一本讚美詩集!

作者簡介:保羅.葛柏(Paul Goble)

保羅.葛柏是位著名的作家及插畫家,他為小讀者們出出版過許多精采的圖畫書,例如1979年榮獲凱迪克金牌獎(The Caldecott Medal) 的《野馬之歌》(The Girl Who Loved Wild Horses)。他的作品廣受美國全國社會科審議會(NCSS)、國際閱讀協會(IRA)、美國童書出版協會(CBC)等單位推薦。

譯者簡介:信建宏(David Hsin)

1952年7月26日生於高雄市,成長於屏東。高學師範學院工業教育系、中國文化學院勞工研究所畢業。曾任教屏東高中與台北市建國中學,後轉業至中國鋼鐵公司任工程師。1984年起,全職參與服事,服務單位包含屏東基督教醫院、勝利之家、門諾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與花蓮黎明教養院等機構。現僑居加拿大溫哥華,參與教會事奉。

書名 受造物的讚歌
原文書名 Song Of Creation
作者 保羅.葛柏(Paul Goble)
譯者 信建宏(David Hsin)
商品編號 TWC495
頁數/開本 28.5 x 24.7 cm/64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0973877915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