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公主

我是琪琪公主。我的王國在哪裡呢?
非洲廣闊的天空,塵土飛楊的大地。
而且有一天,
還會潺潺流出冰涼和晶瑩清澈的水。
總有一天……

琪琪公主的王國有寬闊的天空和溫暖的大地,充滿了各種美麗的事物,但是在她居住的非洲小村莊,卻極度缺乏乾淨的飲用水,不管她怎麼命令,都沒有辦法讓水離她近一些;也沒有辦法讓水變得更乾淨。
每天早晨,太陽還沒露臉,她就得起床,展開一段遙遠的旅程去井邊打水,然後在傍晚踏著夕陽餘暉回家,邊走邊想著明天又要繼續踏上的旅程。琪琪一直在作夢,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的村莊可以有清涼又乾淨的水。

受到出身於布吉納法索的模特兒喬琪‧巴迪爾的童年故事所啟發,蘇珊‧維爾德和彼得‧雷諾茲共同創作了這本令人讚嘆的圖畫書。
在「萊恩的水井」與「喬琪‧巴迪爾基金會」的協助之下,布吉納法索終於有乾淨的飲用水,讓琪琪的夢想成真了。

作者簡介: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a)

創作了多本圖畫書,其中包括《我的美術館》、《你和我》和I Am Yoga。擔任了許多年的小學老師後,蘇珊目前在紐約東漢普頓區專心創作並教授兒童瑜珈,她和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女兒住在一起。這是她的個人網站:susanverde.com

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經常出現許多知名設計服裝發表會伸展台上的超級名模,也曾經榮登許多時尚雜誌的封面。她是「喬琪‧巴迪爾基金會」的創辦人,致力於讓布吉納法索和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方便取得乾淨的飲用水。<水公主>這本書是根據她在布吉納法索的童年成長經歷改寫而成。這是基金會的網站:Georgiebadielfoundation.org

繪者簡介: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知名童書創作者,也是教育傳播媒體Fable-Vision的創辦人。圖畫書作品包括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的《點》,和艾莉森‧麥基合作的紐約時報暢銷作品《有一天》,以及《一個我不夠用》、《好小好小的聖誕禮物》和《天使的禮物》等。目前定居在麻薩諸塞州的戴德罕市,和家人共同經營一間藍色小兔書店。這是他的個人網站:peterhreynolds.com

熱烈推薦作者的話
想像一下你的生活中沒有水。口渴的時候,沒有廚房水龍頭可以灌滿水杯,也沒有蓮蓬頭或浴缸可以洗淨身體。想像一下你不能去上學,必須花一整天時間走好幾英里的路只為了去打水,甚至不知道你打的水是不是乾淨。這是全世界近十億人的真實處境,也就是說,每六人當中就有一人沒有辦法取得乾淨的水。這個危機促使非裔模特兒喬琪‧巴迪爾挺身改變,讓那些有需要的人可以取得乾淨的水。喬琪在布吉納法索的童年時光,夏季都和外婆同住。每天早上,她都要和其他女孩,還有村裡的婦女走上好幾英里的路,把容器裝滿水再帶回家,作為每天的基本用水,飲用、洗澡和煮飯;然後第二天早上醒來,再邁向同樣的旅程。

喬琪親身經歷那些沒有乾淨水可用的痛苦和掙扎,光是在布吉納法索,便有將近四分之一人口無法取得乾淨的水。因為汙水引發的疾病和每天打水的時間,導致許多小孩無法上學。他們每天平均得走上四英里,大約等於七十個足球場的長度!

《水公主》這本書是根據喬琪的童年故事寫成,她希望水能夠離她和村民近一些。喬琪和「萊恩的水井」都在致力改變這樣的困境,將獲得生命泉源的基本權利還給布吉納法索和其他地方的人民。我們希望這個故事能讓大家注意這個持續不斷的危機,並且願意一起參與改變。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我們從事的改變工作,歡迎造訪我們的網站:www.ryanswell.ca & georgiebadielfoundation.org

書名 水公主
原文書名 The Water Princess
作者 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a)
繪者 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836
頁數/開本 20 ×2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750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斷版〕勇敢的小伶

23-brave-irene

波賓太太為了伯爵夫人今晚的舞會,縫製一件漂亮的晚禮服,卻因為太累不舒服,沒有力氣送達夫人手中。勇敢的小伶為了媽媽,不畏強大的風雪,自願接下艱難的任務。
外頭的風詭計多端,阻礙著小伶前進,作怪的風不但是她強大的對手,更讓她在完成任務前,必須先克服重重障礙。
這趟充滿危機的冒險,有著屬於「有志者,事竟成」的決心!

作繪者簡介: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

生於紐約,父母為猶太裔波蘭移民,美國經濟大恐慌期間,為了家計,開始畫漫畫,刊載於〈生活〉及〈紐約客〉雜誌。曾進入設計學院就讀,1940年代製作木雕,有幾件作品為美術館收藏。直到六十歲,才嘗試為兒童創作圖畫書,身兼作者及繪者,成果斐然。他的《驢小弟變石頭》得到1969年凱迪克獎,《奇奇骨》(1976)獲得凱迪克榮譽獎,《小老鼠漂流記》(1976)和《老鼠牙醫地嗖頭》(1982)則得到紐伯瑞榮譽獎,而1990年出版的《史瑞克》(按:港譯《史力加》)更在2001年改編成電影,大受歡迎。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書名 勇敢的小伶
原文書名 Brave Irene
作繪者 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760
頁數/開本 21.6×26.4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843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最重要的事

24-a-days-work

小柯和外公滿心希望能找到工作,因為外公不會說英語,小柯就負責和廂型車司機溝通。他對司機說,外公是很棒的園丁,於是那個人決定僱用他們工作,這筆錢可以讓他們晚餐加菜,媽媽也會非常高興!
 
但是外公對園藝一竅不通。「很簡單,」小柯說,「還不就是種種花和玫瑰之類的事。」
 
這份工作起初似乎也真的很簡單,直那位司機回來,才發現小柯沒有說實話,他和外公完全做錯了。 就在外公想辦法彌補錯誤的時候,小柯發現了外公值得尊敬的一面,也學到一件最重要的事。

作者簡介:伊芙‧邦婷(Eve Bunting)

伊芙˙邦婷是美國知名的童書作家,著作逾兩百本;擅長以簡潔平實卻張力十足的文字,關切與小孩成長相關的各種社會性議題,不論是遊民、孤兒、戰爭、街頭暴動,或環境保育等主題都有深刻動人的描繪。中譯作品有《我們的樹》、《小魯的池塘》、《記憶的項鍊》、《爺爺的牆》、《煙霧瀰漫的夜晚》、《開往遠方的列車》、《陽光之家》、《小熊的小船》、《我想有個家》、《艾莉絲的樹》和本書。邦婷目前定居於加州帕沙迪那市。

繪者簡介: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美國著名插畫家,大學主修繪畫,一九七二年出版第一本童書後,至今作品已逾七十本。他擅長以流暢的鉛筆線條勾勒故事的場景和人物,再以水彩暈染營造故事動人的氛圍。他與邦婷女士合作許多本圖書畫,其中包括《爺爺的牆》、《艾莉絲的樹》、《小魯的池塘》、《我想有個家》等。目前定居在亞利桑那州的杜桑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一直對邦婷的作品深深著迷,也推介翻譯了許多她的圖畫書,希望這些動人的故事,能幫助大小讀者更深刻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專職從事童書創作、翻譯、評論與相關課程教學等工作。目前定居在台中東海大學旁。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誠心彌補過錯,贏得尊嚴和信譽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一九五九年,三十一歲的邦婷和先生作了個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為了不讓小孩在混亂與充滿政治宗教紛爭的愛爾蘭長大,他們舉家遷居美國加州,在新的國度安身立命。這個決定不僅成為邦婷走入童書創作的開始,同時成為她日後作品關懷的焦點。

初移民時,儘管沒有語言隔閡,邦婷在生活上仍必須面對許多等待適應的問題,這段日子使她充分感受許多跟她一樣,從各地進入民族大熔爐的移民者,倍感艱辛的生活歷程。因此,當她開始提筆創作時,便很自然在作品中呈現這些人的困境和問題:從一九八八年,描繪加勒比海島國難民,於感恩節前夕逃亡美國的"How Many Days to America"、九四年因加州大暴動,而引發種族融合思考的《煙霧迷漫的夜晚》(和英出版)、九六年藉由墨西哥移民於聖誕節前返鄉,探討國籍認同的"Going Home",到九八年敘述日裔美國人在珍珠港事件後,被送往集中營的"So Far From the Sea",處處可見邦婷對移民者的深情關懷。其中於九四年出版的本書,也是當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邦婷在處理這類主題時,除了真實反映移民者的處境和問題外,更看重的是人性與生命本質的意義和價值。正如故事中的這對祖孫,儘管他們面臨著移民家的典型難關(生計壓力和語言阻礙),卻王不因此受到理所當然的同情與寬待,他們同樣必須辛苦工作換得溫飽,也必須規規矩矩行事為人。故事的移民背景呈現了問題情境,但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人」。正如故事中的外公一再向小孫子強調:為過錯付上代價、誠心彌補的重要,因為不管身處何地,出身為何,這都是作人最基本的準則。邦婷透過角色幫助小孩,設身處地思考生活中時常必須面對的衝突和兩難困境,並且從中看見作正確抉擇的重要性。她不會使小孩在思考中對自己應作的決定失去信心,相反的,因為這些具實可見的角色示範所彰顯的人性光輝,為小孩帶來充滿希望的勇氣,去面對各種生命難題,學習這些對他們一生受用的「最重要的事」。

邦婷擅長以小孩的眼光去觀察和描述事件,透過童稚單純又敏銳的眼光或敘述,除了使故事顯很格外動人,也拉近小讀者和故事主人翁之之間生活經驗的落差,很快的走進故事主角的內心世界,和他們一起品嘗這段人生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體驗並學習潛藏其中的課題。此外,邦婷也不忘在故事中溫柔的提醒陪讀的大人,陪伴和以身作則在小孩成長與生命學習過程中的深刻影響,一如故事中的外公和小孫子和自我的堅持,並且陪同小男孩一起面對並解決問題,對渴望發展自我,又必須遵守規範的小孩來說,這種親身示範遠比憂心忡忡的叨叨唸唸更具說服力。

故事中的外公誠心彌補過錯,也能為僱主著想,不僅換得僱主同等對待,願意提供一份正式工作,更為自己贏回尊嚴和信譽,他們彼此關懷和接納,造就了美好的結果,這其實也是邦婷常常調和在故事中的養分。邦婷曾在一本自傳式的圖文書"Once Upon A Time" 中寫道:「從前我們破壞樹林,現在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從前我們參與戰爭,現在讓我們學習和平的重要;從前我們不會彼此關懷,現在讓我們努力付出關心,互相瞭解。如果真能這樣,我們共享的世界豈不變得更美好嗎?」我想,這不僅是邦婷的心願,也是她對每位大小讀者的由衷期盼吧。

書名 最重要的事
原文書名 A Day’s Work
作者 伊芙‧邦婷(Eve Bunting)
繪者 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53
頁數/開本 25×22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480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消失的魔法

melric the magician who lost his magic
「梅瑞克的魔法消失了!」魔法師梅瑞克無論試了幾次,咒語就是不靈。沒了魔法,床鋪一團亂,他也不能靠魔法旅行、不能幫助人們做大小事……城堡裡沒有梅瑞克的魔法簡直是場大災難!無論如何,梅瑞克一定要知道他的魔法到底跑去哪了?

作繪者簡介:大衛‧麥基(David Mckee)

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是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在普利茅斯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就開始投稿,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Saul Steinberg和法國漫畫家Andre Francois影響。從1964年出版第一本圖畫書Two Can Toucan後,直到如今,四十多年仍維持活潑穩定的出版量。作品中以「大象艾瑪」系列最受歡迎,麥基也非常喜愛以怪獸或泰迪熊為主題創作,並且持續就戰爭的主題以圖畫書提出觀點。麥基的作品寓言故事的味道濃重,他自己也認為他的書並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也寫給還保有童心的大人。麥基的故事富含英國人獨特的幽默感,並擅長在故事中營造思考空間,讓他的作品簡單中帶著深厚的韻味。

譯者簡介:宋珮

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主修藝術史。目前從事教學、寫作、圖畫書研究、翻譯、導賞工作,也是業餘的插畫工作者。

熱烈推薦

閱讀分享:節制的功課 (宋珮/藝術工作者)

對孩子來說,跟魔法有關的故事總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個故事中的魔法師梅瑞克有點像是 《圓桌武士》中的梅林,他們同樣都用自己獨特的能力替國王工作,幫助國王治理國家。在 《消失的魔法》裡,魔法師梅瑞克突然毫無原由的失去了魔法,於是故事由此展開,依循著 童話三段式的節奏,也就是經過兩次失敗,直到第三次才成功解決問題。到了結尾,故事的 主題也呼之欲出:人人都應該學會做自己分內的事,不能只依靠魔法。不過,就像大多數的 童話一樣,這個故事也有另一個心理的層次,對這個似乎無所不能的魔法師來說,他遭遇的 不只是失去魔法與得回魔法,更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作者大衛‧麥基擅於用圖畫和文字交替說故事,他的作品往往趣味與內容兼具,讓讀者不僅享受故事的幽默轉折,也能引發討論與反思。這本書一開始就在文字和圖畫中暗示,全國的人從上到下,包括梅瑞克自己都需要靠魔法,才能應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一旦他的魔法消失,連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了。

著急的梅瑞克趕緊尋求幫助,他先去找他的親人,熱心的妹妹與表弟運用各種辦法幫他復原,但是都沒有效果,最後,他必須自己上山見聰明 的卡拉,卡拉並沒有立刻幫助他,而是先點出他失去魔法的原因,警告他不可濫用魔法,這時,梅瑞克才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了解自己一直讓別人依賴他,並不是真正的幫助人。麥基運用漫畫手法及多點透視法呈現城堡內複雜的空間,描繪了許多人物和發生的事情,圖中充滿有趣的細節,尤其是梅瑞克失去魔法後,人們嘗試自己做事,卻弄得亂七八糟。而為了呈現魔法令人驚異的效果,麥基運用版面的配置、圖框、連續畫面和輔助線條製造動 感,例如葛斯幫助梅瑞克飛往卡拉居住的山腳下,或是梅瑞克變成大鳥,飛回城堡。梅瑞克得回魔法後,學會更有智慧的使用魔法,適時解除敵人圍城的危機,他並沒有用魔法殺敵,而是把敵人變成貓,等他們被城裡的狗趕回自己的國家,又變回人形,這也是很有智慧的舉動啊!

書名 消失的魔法
原文書名 Melric The Magician Who Lost His Magic
作繪者 大衛‧麥基(David Mckee)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713
頁數/開本 24x28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205965
定價 港幣83元(道聲之友:港幣70.6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你很特別(經典版)

001-you-are-special(classic)

有一群叫做微美克人的小木頭人,每天做著同樣的事:為人貼上金星貼紙或是灰點貼紙。漂亮的、漆色好的木頭人會被貼星星;有才能的也會被貼星星。可是,那些什麼都不會做的或是退了色的,就會被貼醜醜的灰點貼子。胖哥就是。

在暢銷書作家陸可鐸筆下這個窩心的兒童故事中,木匠伊萊幫助胖哥瞭解他有多麼特別。這對一個孩子們是一個生命的信息:無論世人怎麼評估他們,上帝總按著他們的本相,珍愛他們每一個人。

本書原作為美國CBA童書榜暢銷冠軍。

作者簡介:陸可鐸(Max Lucado)

是位暢銷基督教成人書作家及童書作家。他的得獎作品包括:《告訴我生命的故事》和《告訴我生命的秘密》、《你所需要的》、《愛你本來的樣子》、《你是我的孩子》、《綠鼻子》及《王者之歌》,每一本都是暢銷童書。更重要的是,他是個愛家的丈夫和父親,有三個女兒,也是德州橡山教會的主任牧師。

繪者簡介:馬第尼斯(Sergio Martinez)

馬第尼斯生於墨西哥市,在巴黎習畫,在三大洲擔任藝術指導及插畫家。他曾為迪士尼及其他大出版社作插畫,並為享譽國際的經典文學禮物書作插畫,包括《彼得潘》《小木偶》和《聖誕頌歌》。

熱烈推薦(黃迺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當今的孩子們真的活得很辛苦。雖然物質上不缺乏,卻有來自不安感的焦慮和壓力。他們不但被比來比去,也會自己不知覺地跟別人比。在比較之中,他們迷失了,也產生混亂和模糊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的自知之明。

從很小的時候,孩子就從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中,開始搭建「我是誰」的工程。漸漸長大,有的人會將累積下來的評價整理、修正,對自己有一番還算不太偏差的認識;但是也有不少人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評價中,老怕自己不夠好,日子過得很辛苦。

就像在這個故事中,有的人被貼了太多的金星貼紙,以致自恃過高;也有的人已經貼滿灰點貼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卑自憐。其實,自高和自卑都是不健康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就像人生的藍圖,如果距離實際太遠,即使很認真、很努力地蓋,蓋出來的建築還不是理想,也會有許多浪費,就像胖哥一樣。

幸好,他找到了那位創造他的伊萊瞭解了自己的尊貴與獨特。你相信有一天他也會像他所羨慕的露西亞一樣,不必活在別人的論斷中嗎?你相信當身上被莫名其妙貼上的貼紙都掉落後,胖哥能享受更坦然自在的自我嗎?你相信有了健康的自我概念的胖哥,會把他貼別人的貼紙也都丟掉嗎?

書名 你很特別(經典版)
原文書名 You Are Special
作者 陸可鐸(Max Lucado)
繪者 馬第尼斯(Sergio Martinez)
譯者 丘慧文、郭恩惠
商品編號 TW470-2
頁數/開本 32頁/22.5cm × 25cm)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570368246
定價 經典版本: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元)
幼兒紙版書:港幣73元(道聲之友:港幣62元)
購書連結 經典版本幼兒紙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