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我不夠用

63-so-few-of-me
里歐是個忙碌的小孩,不管他怎麼辛勤工作,事情總是做不完。
有一天,里歐心想:「如果有兩個我就好了。」就在這個念頭同時,另一個里歐出現了!
兩個里歐變成三個,三個變成四個,四個變成五個……愈來愈多個里歐,事情不但做不完,工作表反而變得更長串,沒有時間休息、沒有時間停下腳步,該怎麼辦才好呢?

作繪者簡介: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1961年和雙胞胎兄弟保羅出生於加拿大,之後移居美國,畢業於美國麻州藝術學院及菲其堡州立大學。創作的圖畫書包括:《點》、《北極星》、《有點樣子》和《一個我不夠用》等,都以「真實、學習、創意及自我表達」為主題。
目前是「視覺寓言」(Fable Vision)公司的負責人兼創意總監,住在麻州德罕鎮。
關於這本《一個我不夠用》,雷諾茲說道:「很多年前,我參加一個研討會,學習如何做好時間管理。研討會的老師教我們,每天的每一分鐘都要加以利用、用到最大的限度。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我變得很有效率、很會按著時間表進行,也很有組織能力、有條不紊,以致沒有休閒、休息時間──然而,人生最美的一些事務,來自這些休閒和休息。」

譯者簡介:宋珮

生於金瓜石,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主修藝術史。目前在中原大學講授藝術相關課程,並從事圖畫書研究、翻譯、導賞工作,也是業餘的插畫工作者。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作夢的必要 (宋珮/藝術工作者)

彼得‧雷諾茲創作的圖畫書似乎總能夠給大人和小孩一些啟示,因為他把自己的創作和人生體驗濃縮成精簡的文字和漫畫式的圖像,言簡意賅又充滿童趣。在《點》這本書裡,他表明創意是需要鼓勵呵護的,而《有點樣子》則說明藝術的表達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精神,至於《一個我不夠用》則是他對忙碌的現代生活所做的反思。對孩子來說,他的每一本書都有其幽默趣味,他們對於書中主角的經歷頗能產生共鳴;對成人讀者來說,在表層的趣味之下,書的內容別有韻味,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態度,一方面也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讓新鮮的空氣、作白日夢的心情可以重新進入繁瑣的日常生活。

這本圖畫書的設計和彼得‧雷諾茲其他作品相似,頁面保留白底,文字採用手寫字,和圖畫的黑色線條一致,在這本書裡,除了里歐和身旁的貓和小鳥外,大部分的圖畫都用黑白呈現,由於故事進行中,里歐的分身不斷增加,工作也愈來愈多,於是畫面愈來愈擠,直到最後擺脫了其他的「里歐」之後,才又輕快、鬆緩起來,因此整本書的節奏就是從忙碌到舒放的過程。而前後蝴蝶頁的安排也如此搭配,前蝴蝶頁的頁面類似記事簿,藍色的橫線上寫滿了待做的事情,例如:清理地下室、還書、買報紙、餵鳥、修腳踏車、洗碗盤、洗窗戶….,這些事情之後都畫現在內頁裡,里歐在這個寫的滿滿的工作單中忙碌著;而後蝴蝶頁的里歐躺在草地上,安閒自在,記事簿一片空白,等待著里歐書寫創作。

彼得‧雷諾茲很幸運的有一位雙胞胎兄弟保羅和他一起經營公司,他負責創作,保羅負責行政,但是顯然的他也曾經像里歐一樣,想讓時間發揮最大效用,以致疲累不堪,甚至創作靈感枯竭,由此,他重新發現閒暇的可貴、作夢的必要,其實,不僅是創作者需要,任何人都需要些許安靜的時光,可以從容的和自己相處,和生命的創造者對話。

書名 一個我不夠用
原文書名 So Few of Me
作繪者 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674
頁數/開本 22.3×23.8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三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205194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愛彈琴的安娜

27-pianna
在洛磯山和鐵道間的那棟南瓜色房子裡,住著一位老太太,
她已經在那裡住八十幾年了。
如果你去拜訪她,她會告訴你在她小時候,
鐵道上每天都有六班火車來回;
她的哥哥們喜歡去洛磯山採藍莓;
她家的水龍頭會流出冰涼的山泉水;
那些放在石板水槽上方的陶瓷乳牛,
其實是用來代替她曾經養過的乳牛。
不過,她最想為你做的事,就是走進客廳,坐下來彈琴。
那時候,你就會認識她了。
她的名字叫安娜,但大家都叫她「愛彈琴的安娜」……

作者簡介:瑪麗.蓮.芮 (Mary Lyn Ray)

她曾經承諾將那些深植記憶中、在自己熱愛的地方所發生的故事,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愛彈琴的安娜》的故事靈感,便來自她住在新罕布夏州南丹伯利鎮時的一位鄰居。她真的住在一棟火車會從院子前方隆隆駛過的南瓜色房子裡。
瑪麗‧蓮‧芮是溫特圖爾博物館(Winterthur Museum)的研究員,那裡以陳列美國裝飾藝術和家具聞名。她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美國的手工藝品。中譯作品有《籃月》(三之三)《歡迎你,畫眉》(東方)。

繪者簡介:芭比.漢巴 (Bobbie Henba)

1977年離開廣告業,開始用畫筆描繪新英格蘭的鄉村和都市的景色。她創作本書的靈感來自1900年代初期的童年生活記憶,當時對家的概念並不侷限於近親家人,而是擴及整個社區。
她目前和一隻貓住在新罕布夏州的提頓市,並期待兒孫們造訪。《愛彈琴的安娜》是她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劉清彥

家中有一台和自己年紀一樣大的鋼琴,媽媽是鋼琴老師,自己卻沒把琴學好,這是長大後心中隱隱作痛的遺憾,希望有一天能重拾琴藝。
目前定居台中柬海大學旁的社區,每天忙著翻譯和創作童書,偶爾還得為報紙寫書評,到各地為大人小孩說故事。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優美的生命樂章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個取材自作者鄰居的真實故事,將安娜的音樂人生,宛如優美琴音般的悠然展現於書頁之間。我們隨著流暢舒緩的文字和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插畫,走進安娜的成長世界,也和她一起經驗這趟持續一生的學習之旅。

看見她不畏長途跋涉的學習熱情,努力堅持的態度,以及樂於分享的欣喜歡愉;也看見學習能夠為自己帶來開創性的可能,儘管必須付出代價,卻可以期待「神秘又美好的事」在未來開展,而學習成果不僅能為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也能為別人帶來祝福。

此外,安娜的人生對那些常常處身學習情境,必須汲汲營營應付眼前各項學習「功課」的小孩來說,也有開擴眼界的影響。安娜拉長他們看待生命的眼光,不再只是著眼當下,而是看見自己的未來與年老時可能面對的生活處境,然後思考學習的意義,並為將來預作準備。

故事末了,安娜年老獨居時所說的那句話:「可是我還有鋼琴。」似乎對小孩能產一股奇妙的鼓舞力量。因為我和小朋友說完故事後,他們便接續這句話,七嘴八舌回應起來:「我老的時候也有鋼琴陪我。」「我有小提琴。」「我有模型。」「我有很多書。」「我有水彩和圖畫紙。」他們看見滿頭華髮的安娜自得其樂彈琴,享受音樂,也享受生活,一點都不擔心年老孤寂,於是也開始思索,自己年老的時候能有什麼相伴共度?

作者以真實故事帶出觸動人心的力量,年逾七十才創作第一本圖畫書的插畫家,則是以自己的童年生活襯托故事背景,將自己多年觀察與描繪鄉村與都市風貌的心得融入畫面,用畫筆和壓克力顏料在油畫布上細細勾勒每一個角色和場景,營造真實、美麗又具節奏感的頁面,使讀者透過插畫彷彿也能感受到安娜彈奏的優美樂音。

學習是一段辛苦又漫長的過程,學習若能展現成果,除了學習者自發性的熱情與堅持外,旁人的肯定與鼓勵也是極重要的情感動力。安娜的父母在發現女兒對音樂的熱愛後,以實際行動支持小孩追尋夢想。而安娜也用自己的一生為小朋友作了美好示範,她向小孩證明:只要懷抱熱情、努力和堅持,便能為自己的人生澆灌出一片夢想園地,並且結出美好的果實。不管是辛苦的學習過程,或是日後獨樂與眾樂的成果分享,都能為自己帶來美好生活和回憶,成就一篇優美的生命樂章。

書名 愛彈琴的安娜
原文書名 PIANNA
作者 瑪麗.蓮.芮 (Mary Lyn Ray)
繪者 芭比.漢巴 (Bobbie Henba)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67-2
頁數/開本 22.2×28.4cm/38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4711158862759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