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帽子

小城裡,每個人都喜愛戴帽子,
而且每個人的帽子都不一樣。
有一天,小城舉行世界帽子大賽,
要選出世界第一的帽子。
最後是什麼樣的帽子得了第一名呢?
而這世界第一的帽子,最後戴在誰的頭上呢?

作繪者簡介:深見春夫(Haruo Fukami)

1937年、出生於東京。活躍於繪本及插畫領域。

主要的作品有「飛在天空中的麵包」「從雲裡來的怪怪老師」「接龍國」(以上皆為PHP研究所出版),「巧克力街道」「奇幻公寓」(以上皆為佼成出版出版),「大腳長啊長」(岩崎書店出版)等。

譯者簡介:歐元韻

外號「Euro」,畢業於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教育研究所。長年致力於人才教育及台日交流。曾一度夢想成為繪本屋的女主人,現仍持續追夢中。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不要害怕秀出來(邵正宏/道聲出版社(台灣)總編輯)

一段競賽的旅程,一場爭奇鬥艷的帽子秀,一聲又一聲的驚呼,串聯出整個高潮迭起的競賽。
競賽所比的,不是誰考試得高分,不是球賽誰贏了,更不是誰跑得最快。
比的是人人都愛戴在頭上的帽子。
故事從一個小城開始說起,人人都愛戴帽子,當然就會開始比較,漸漸地互別苗頭,然後這場競賽就形成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競賽;當一件事物流行起來,接下來便有各式各樣的創新與設計,形成一種群體效應。
這個小城舉行比賽,吸引了各方豪傑來參賽,帽子成了流行,也成了個人特色。每個人也都極盡所能的標新立異,要顯出自己的帽子與他人有多麼不同。
然而,作者深見春夫似乎有意無意地在提問讀者,帽子原本的功用到底是什麼?當人們發揮創造力,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帽子時,是否也想過帽子最基本的功能?
當然,任何比賽總是一山還比一山高,當獲得第一名的帽子得主準備領獎時,立刻有人不服,要大家看看自己的帽子。
這就像生活中充滿的挑戰一樣,當你以為自己已經打敗一群高手,可以榮登寶座之時,卻不知其實還有高手要來挑戰。當你覺得自己可以驕傲的嬴得勝利時,殊不知其實還有其他的困難需要突破。
所以,同樣的,如果你有一項自認為比別人強的本事,就不要害怕秀出來,勇敢的展現,參加比賽吧!

書名 世界第一的帽子
原文書名 Sekaiichi No Boushi
作繪者 深見春夫(Haruo Fukami)
譯者 歐元韻
商品編號 TW847
頁數/開本 21.5×24.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016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夏綠蒂的撲滿

夏綠蒂得到一個小豬撲滿,而且是個可以實現願望的魔法豬,
不過,必須存夠多的錢,直到豬發出「叮」的聲音。
於是夏綠蒂開始想辦法存錢,她把得到的錢都投進撲滿裡,
終於,聽到「叮」的一聲!
夏綠蒂能夠順利實現願望嗎?

作繪者簡介:大衛.麥基(David Mackee)

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是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在普利茅斯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就開始投稿,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Saul Strinberg和法國漫畫家Andre Francois影響。麥基的作品寓言故事的味道濃重,他自己也認為他的書並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也寫給還保有童心的大人。麥基的故事富含英國人獨特的幽默感,並擅長在故事中營造思考空間,讓他的作品簡單中帶著濃厚的韻味。

譯者簡介:柯倩華

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目前專職從事童書翻譯、評論、企劃諮詢,並參與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工作。翻譯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共逾百本,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顧問。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書與人生(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的中文版曾於2005年由悅讀文化出版,知道的讀者似乎不很多,雖然評價不錯,可惜還是絕版了。十二年後道聲重新出版發行,身為原譯者的我很慶幸能重新修訂譯文,讓讀者更準確的體會這本英國經典圖畫書奇特的幽默與哲思。

 

重譯時幾乎每一頁都做了修正,使中文讀起來更流暢,也使原文隱含的喻意保留得更完整。後者主要牽涉到語句的型式。新、舊版的語句表面看起來意思差不多,然而作者細膩的寫作技巧藉由語句的排列順序和重複型式,表達許多意在言外的弦外之音,也表現作者的寫作風格,是舊版沒有完全掌握到的。例如,原文對「豬」的指稱刻意含糊,好像是物品又好像有生命。三位鄰居說的話有一致的形式,恰與珍珍阿姨成對比。豬說的那句關鍵話,描述的其實是客觀現實的可能性,而不是個人主觀感受(是否順心如意),意即無論你是誰,都可能遇到冷冰冰、硬邦邦有如鐵板一般的困境,而這樣的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一直覺得翻譯很像走鋼索,步步為營仍不幸失足時,只能感謝奇蹟出現,有第二次機會。書,也有點像是為人生預備第二次機會。
美國兒童小說家凱瑟琳‧派特森 (Katherine Paterson) 曾說:「書讓我們為人生作準備。」好的文學作品並不提供人生的標準範本或解答,而是呈現各種真實的可能性,包括喜怒哀樂與陰晴圓缺。讀者受到啟示而激發思索與想像,找出自己的處世之道。也就是說,讀者可藉由故事角色的經驗獲得學習和成長。讀書就像人生的練習或彩排,在其中經歷嘗試和犯錯,以至於面對真實人生時有所準備,可重新來過。

許多成人擔心這本書沒有甜美的結局,對小孩來說太過可怕。事實上,很多小孩讀完後興奮得拍手叫好,彷彿有人說出了他們一直知道卻很少被提出的事實:「人生有可能很辛苦的。」小孩是人,童書也可以很文學,真正的文學表現真實的人生與人性。不努力沒有收穫,但努力也不保證一定有滿意的結果,這是小孩也會遇到的艱難。如何在意外或挫折中找出建設性的意義,保持希望與信心,是重要的人生課題。魔法豬承諾「實現一個願望」藏了語意含混的陷阱,夏綠蒂在慌亂中的確實現了一個願望,只不過不是她的願望。
大衛‧麥基是著名的冷面笑匠,擅用幽默、諷刺的手法讓讀者體驗人生各種樣貌。他在這個故事裡塑造了一個非典型兒童角色,不完全好或壞,兼具人性的美善與軟弱,在家常的生活場景裡演出人生的轉折與驚奇。除了高明的說故事技巧之外,他也運用圖像語言闡釋主題。

畫面以多視角方式呈現,彷彿同時從多元角度觀察世界,升高觀點向下俯瞰,使讀者的視野更遼闊周全,擴張對故事涵意的理解。圖畫描繪的人生比文字敘述的更豐富:有人玩樂,有人工作,有人迷路,有人吵架,有人偷竊,有人分享,有人因為遛狗成了朋友,還有穿著紅心T恤的女人和拿著紅心提袋的男人一路發展出美好的結局。這本書裡有悲劇也有喜劇。夏綠蒂的人生只是其中之一。這可能也是她一開始就不在畫面正中央的原因。她的不幸,不是世界的全部;還好,這個世界比她以為的還要廣大、奇妙。她若明白這一點,或許將不會捆綁或陷溺於自己的遭遇,可以在寬廣的世界裡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夏綠蒂大概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故事,現實中的我們也經常如此,以第一人稱的主觀看待人生與世界。幸好閱讀提供全知觀點,提醒我們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最後有個小男孩捧著另一個豬撲滿,似乎暗示這樣的劇情可能繼續發生,而且不只在書裡。下次再遇見宣稱能實現願望的魔法豬時,但願我們已有足夠的裝備與智慧。

書名夏綠蒂的撲滿
原文書名Charlotte’s Piggy Bank
作繪者大衛.麥基(David Mackee)
譯者柯倩華
商品編號TW831
頁數/開本22.7×27.8cm/32頁
印刷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3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9789864001736
定價港幣93元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烤箱讀書會

梅瑞克和巫師

30-melric and sorcerer

城裡來了一位梅瑞克從沒聽過的巫師,
究竟他是不是真的巫師?是用好的魔法還是邪惡的魔法?
好人和壞人的相處之道一觸即發,
最重要的是,
別忘了歡笑的力量,那是最無敵的武器!

國王和梅瑞克爭執了好長一段時間。
因為梅瑞克不願意用魔法讓國王
變得更有權勢。
有天,
國王找來了一位叫桑卓克的巫師,
他願意幫助國王,達成他的願望。
梅瑞克不只沒聽過這位巫師,
發現他不是什麼好東西!

一場魔法師和巫師的對決,
即將展開。

作繪者簡介:大衛‧麥基(David Mckee)

1935年出生於英國德文郡,是英國知名的圖畫書作家。在普利茅斯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就開始投稿,他的繪畫風格頗受美國漫畫家Saul Strinberg和法國漫畫家Andre Francois影響。從1964年出版第一本圖畫書Two Can Toucan後,直到如今,四十多年仍維持活潑穩定的出版量。作品中以「大象艾瑪」系列最受歡迎,麥基也非常喜愛以怪獸或泰迪熊為主題創作,並且持續就戰爭的主題以圖畫書提出觀點。麥基的作品寓言故事的味道濃重,他自己也認為他的書並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也寫給還保有童心的大人。麥基的故事富含英國人獨特的幽默感,並擅長在故事中營造思考空間,讓他的作品簡單中帶著濃厚的韻味。

譯者簡介:宋珮

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後赴美攻讀藝術史。碩士論文研究元代畫家王蒙橫卷,蒙恩信主後,轉而探究基督信仰與藝術的關係。返台在大學兼課,兼做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偶得機會研究圖畫書作家及作品,始嘗試與東西方藝術,及基督信仰圖像敘事傳統相互參照,樂此不疲。

書名 梅瑞克和巫師
原文書名 Melric and Sorcerer
作繪者 大衛‧麥基(David Mckee)
譯者 宋珮
商品編號 TW798
頁數/開本 24.8×28.9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071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港幣77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綿羊王路易一世

29-louis 1er roi des moutons

有一天,一陣風吹過來
綿羊路易的頭上多了一頂皇冠,
搖身一變成了咩咩王路易一世。
成為國王,一定要有些不一樣,
要握有權杖才能統治管理國家,
得要坐在寶座上,才能主持正義、進行審判,
需要大床休息,讓百姓隨時可以瞻仰……
為了當一位稱職的好國王,
路易一世還會進行什麼樣的改革呢?
幽默諷刺的寓言故事,
討論著權力的本質和衍生的社會問題。

作繪者簡介:奧利維耶‧塔列克(Olivier Tallec)

報章雜誌、青少年文學和漫畫插畫家。
美術系畢業後,他進入杜佩雷高等應用藝術學院(Ecole Duperré)進修。學成後,他前往亞洲、巴西、馬達加斯加島、智利等地旅遊……接著在廣告界擔任美編。自一九九七年起,他開始為青少年文學出版社工作,成為五十幾本繪本的插畫家,尤以「麗塔和馬夏」(Rita et Machin)系列聞名。同時,他也替報章雜誌繪圖,並出版數本漫畫。
2014年,《綿羊王路易一世》獲得勒克雷文化獎項的青少年最佳繪本獎。
若欲獲得更多資訊,歡迎前往 http://www.oliviertallec.fr

譯者簡介:謝蕙心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電影暨視聽學系碩士。曾旅居法國將近十二年,翻譯作品多以兒童文學為主,但也包括青少年與成人文學小說。

書名 綿羊王路易一世
原文書名 Louis 1er, roi des moutons
作繪者 奧利維耶‧塔列克(Olivier Tallec)
譯者 謝蕙心
商品編號 TW793
頁數/開本 26.9×20.8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三、四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920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最重要的事

24-a-days-work

小柯和外公滿心希望能找到工作,因為外公不會說英語,小柯就負責和廂型車司機溝通。他對司機說,外公是很棒的園丁,於是那個人決定僱用他們工作,這筆錢可以讓他們晚餐加菜,媽媽也會非常高興!
 
但是外公對園藝一竅不通。「很簡單,」小柯說,「還不就是種種花和玫瑰之類的事。」
 
這份工作起初似乎也真的很簡單,直那位司機回來,才發現小柯沒有說實話,他和外公完全做錯了。 就在外公想辦法彌補錯誤的時候,小柯發現了外公值得尊敬的一面,也學到一件最重要的事。

作者簡介:伊芙‧邦婷(Eve Bunting)

伊芙˙邦婷是美國知名的童書作家,著作逾兩百本;擅長以簡潔平實卻張力十足的文字,關切與小孩成長相關的各種社會性議題,不論是遊民、孤兒、戰爭、街頭暴動,或環境保育等主題都有深刻動人的描繪。中譯作品有《我們的樹》、《小魯的池塘》、《記憶的項鍊》、《爺爺的牆》、《煙霧瀰漫的夜晚》、《開往遠方的列車》、《陽光之家》、《小熊的小船》、《我想有個家》、《艾莉絲的樹》和本書。邦婷目前定居於加州帕沙迪那市。

繪者簡介: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美國著名插畫家,大學主修繪畫,一九七二年出版第一本童書後,至今作品已逾七十本。他擅長以流暢的鉛筆線條勾勒故事的場景和人物,再以水彩暈染營造故事動人的氛圍。他與邦婷女士合作許多本圖書畫,其中包括《爺爺的牆》、《艾莉絲的樹》、《小魯的池塘》、《我想有個家》等。目前定居在亞利桑那州的杜桑市。

譯者簡介:劉清彥

一直對邦婷的作品深深著迷,也推介翻譯了許多她的圖畫書,希望這些動人的故事,能幫助大小讀者更深刻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專職從事童書創作、翻譯、評論與相關課程教學等工作。目前定居在台中東海大學旁。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誠心彌補過錯,贏得尊嚴和信譽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一九五九年,三十一歲的邦婷和先生作了個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為了不讓小孩在混亂與充滿政治宗教紛爭的愛爾蘭長大,他們舉家遷居美國加州,在新的國度安身立命。這個決定不僅成為邦婷走入童書創作的開始,同時成為她日後作品關懷的焦點。

初移民時,儘管沒有語言隔閡,邦婷在生活上仍必須面對許多等待適應的問題,這段日子使她充分感受許多跟她一樣,從各地進入民族大熔爐的移民者,倍感艱辛的生活歷程。因此,當她開始提筆創作時,便很自然在作品中呈現這些人的困境和問題:從一九八八年,描繪加勒比海島國難民,於感恩節前夕逃亡美國的"How Many Days to America"、九四年因加州大暴動,而引發種族融合思考的《煙霧迷漫的夜晚》(和英出版)、九六年藉由墨西哥移民於聖誕節前返鄉,探討國籍認同的"Going Home",到九八年敘述日裔美國人在珍珠港事件後,被送往集中營的"So Far From the Sea",處處可見邦婷對移民者的深情關懷。其中於九四年出版的本書,也是當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邦婷在處理這類主題時,除了真實反映移民者的處境和問題外,更看重的是人性與生命本質的意義和價值。正如故事中的這對祖孫,儘管他們面臨著移民家的典型難關(生計壓力和語言阻礙),卻王不因此受到理所當然的同情與寬待,他們同樣必須辛苦工作換得溫飽,也必須規規矩矩行事為人。故事的移民背景呈現了問題情境,但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人」。正如故事中的外公一再向小孫子強調:為過錯付上代價、誠心彌補的重要,因為不管身處何地,出身為何,這都是作人最基本的準則。邦婷透過角色幫助小孩,設身處地思考生活中時常必須面對的衝突和兩難困境,並且從中看見作正確抉擇的重要性。她不會使小孩在思考中對自己應作的決定失去信心,相反的,因為這些具實可見的角色示範所彰顯的人性光輝,為小孩帶來充滿希望的勇氣,去面對各種生命難題,學習這些對他們一生受用的「最重要的事」。

邦婷擅長以小孩的眼光去觀察和描述事件,透過童稚單純又敏銳的眼光或敘述,除了使故事顯很格外動人,也拉近小讀者和故事主人翁之之間生活經驗的落差,很快的走進故事主角的內心世界,和他們一起品嘗這段人生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體驗並學習潛藏其中的課題。此外,邦婷也不忘在故事中溫柔的提醒陪讀的大人,陪伴和以身作則在小孩成長與生命學習過程中的深刻影響,一如故事中的外公和小孫子和自我的堅持,並且陪同小男孩一起面對並解決問題,對渴望發展自我,又必須遵守規範的小孩來說,這種親身示範遠比憂心忡忡的叨叨唸唸更具說服力。

故事中的外公誠心彌補過錯,也能為僱主著想,不僅換得僱主同等對待,願意提供一份正式工作,更為自己贏回尊嚴和信譽,他們彼此關懷和接納,造就了美好的結果,這其實也是邦婷常常調和在故事中的養分。邦婷曾在一本自傳式的圖文書"Once Upon A Time" 中寫道:「從前我們破壞樹林,現在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從前我們參與戰爭,現在讓我們學習和平的重要;從前我們不會彼此關懷,現在讓我們努力付出關心,互相瞭解。如果真能這樣,我們共享的世界豈不變得更美好嗎?」我想,這不僅是邦婷的心願,也是她對每位大小讀者的由衷期盼吧。

書名 最重要的事
原文書名 A Day’s Work
作者 伊芙‧邦婷(Eve Bunting)
繪者 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53
頁數/開本 25×22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480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0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綠尾巴的老鼠

14-the-greentail-mouse-16-9

森林裏的田鼠過著平靜、快樂的生活,但是因為一隻路過的城市老鼠的炫耀,使得田鼠們開始仿效城市裏刺激的狂歡方式。結果原本平靜的生活,現在充滿了仇恨、猜疑和恐懼。藉由這個故事,引領孩子分辨真實與虛假,同時也教導孩子不要只顧及眼前的快樂,卻鑄下後悔莫及的錯誤。

作繪者簡介: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1910年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卻鍾情繪畫和圖像設計。1939年移民美國擔任圖畫書創作。曾以《田鼠阿佛》、《小黑魚》、《阿力和發條老鼠》、《Inch by Inch》 四度榮獲凱迪克榮譽獎。
李奧尼於1999年過世,留下三十多部作品,中譯本尚有:《老鼠阿修的夢》、《魚就是魚》、《這是我的》。

譯者簡介:劉清彥

學新聞卻鍾情兒童文學。自從看了《田鼠阿佛》,就對李奧尼簡單又饒富智慧的故事非常著迷。目前從事童書創作、翻譯、評論和推廣兒童閱讀等工作。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分辨真實與虛假,發現生命的正向力量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閱讀李歐‧李奧尼的書,就像在剝洋蔥。他的故事讀來輕巧可愛,但若是從簡單又迷人的故事表相層層往裡剝,就會發理其中蘊含了許多發人深省的智慧和值得細細思量的嚴肅問題,有時甚至嗆辣得令人思緒猛然一驚,如當頭棒喝般的頓悟許多道理。
沒錯,李奧尼就是一位喜歡講道理的作家,大概因為他是當了爺爺以後才開始創作圖畫書,想透過故事將自己體悟的人生哲理,以及對生命和生活的深度觀察與思維和小孩們分享。然而,他也知道小孩最怕大人「說教」,所以總是將道理好好包藏在故事中,使小孩在反覆閱讀和思考中自然發現。像他作品中最富盛名的《田鼠阿佛》,就幫助許多小孩重新審視團體生活的意義,和成員間彼此的獨特性與價值。而那條在大海裡悠游的《小黑魚》,則是讓小孩深刻體會團隊合作需要彼此接納幫補,並且稱職扮演自己的角色,才能發揮超乎想像的驚人力量。
至於這隻綠尾巴的老鼠呢?得好好想一想了。(李奧尼說,他的故事光讀是不夠的,還要想。)什麼是綠尾巴的老鼠?什麼是狂歡節?面具指涉的又是什麼?(李奧尼說,在他故事中的動物角色都是人的化身,而他要呈現的也是人所面對的問題和情境。)
既然如此,不妨先把這些老鼠變回人形吧。這樣就不難發現,其實我們身邊還真有不少綠尾巴的老鼠呢。那些著眼於當下,即時行樂卻不顧後果的青少年;縱情聲色、紙醉金迷的成年人;在各種令人眩目的訊息和流行趨勢中,盲目隨波逐流的人;和那些父母害怕他們輸在起跑點上,被驅趕著在各才藝班穿梭的辛苦小孩。他們都像書的老鼠一樣,戴著虛假的面具,困陷在各種不同的狂歡節中,迷失自我。因為戴了面具,也因為眼睛只盯著別人,久而久之,就遺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
李奧尼藉由這群從狂歡節中習得教訓的老鼠,不僅清楚呈現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更重要而急切的是,他希望小孩將眼光從別人身上回轉過來,好好看看自己,正如同那隻老鼠要田鼠們卸下臉上的面具一樣,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戴了面具?是不是也因為只顧眼前的快樂,鑄下往後可能後悔莫及的錯誤?
這些道理和問題雖然嚴肅又沉重,卻非常重要,就像苦口的良藥,然而因為包裹在甜甜的故事裡,讀來絲毫不具壓力,精簡卻很豐富,簡單的線條和造型,搭配厚實又充滿張力的顏色,營造出劇場式的視覺效果。老鼠的雙眼炯炯出神,活潑可愛,矮胖卻靈活的肢體,將小孩的特質表現得非常傳神。
李奧尼其就像故事中那隻揭穿假面具的老鼠,希望透過故事,對小孩提出誠懇的提醒,鼓勵他們思考這些切身相關的問題,在當中看見自己,更深刻了解自己,並且在輕鬆趣味的閱讀過程中,發現生命的正向力量,勇於嘗試,高高興興做自己。這對於每個處身複雜的成長環境、對生命充滿疑惑的小孩來說,都是內在重要的養分和支持力量。

書名 綠尾巴的老鼠
原文書名 The Greentail Mouse
作繪者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14
頁數/開本 22.2×27.3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六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570368942
定價 港幣89元(道聲之友:港幣76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最後的煉金師

The Last Alchemist

史班尼,第十九代的煉金師。他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必須在新的一年來臨前,找出提煉金子的方法。不然,他就完蛋了!煉金師史班尼為了完成任務,做了很多瘋狂的實驗。最後,他製造出一台從城堡地下室一直延伸到堡頂的巨大機器。

以前的煉金師們都無法完成的任務,史班尼這次能超越他們,找出煉金的方法嗎?

作繪者簡介:科林‧湯普森(Colin Thompson)

一位隨時保有赤子之心的作者。

自1990年開始創作兒童讀物及繪本,已累積超過五十本的著作,並獲多次大獎殊榮。以《The Short and Incredibly Happy Life of Riley》獲得2006年澳洲兒童讀物推廣局(CBCA)年度繪本獎。

書名 最後的煉金師
原書名 The Last Alchemist
作繪者 科林‧湯普森(Colin Thompson)
譯者 派脆克
商品編號 OSB-SB007
頁數/開本 20.5×26.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8729902
定價 港幣94元(道聲之友:港幣8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試讀連結 最後的煉金師

蜉蝣的一天

35-mayfly-day

如果只有一天的生命,
你會如何妝點這一天?
小蜉蝣來到世上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
因為她只有一天的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一天,她珍惜活著的每個時刻。
她飛上清晨的天空,沐浴在金色的陽光裡,
也隨著世界的音樂翩翩起舞。
她細心留意身邊所有的生命,為所有的一切感謝,
也將最美好的一天,送給她的孩子。
小蜉蝣來到世上只有一天的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一天。

作者簡介:珍妮.威利斯(Jeanne Willis)

英國著名的童書作家,五歲開始寫作,二十一歲出版第一本書,目前著作已達八十餘本。曾經榮獲史瑪提斯(Smarties)銀牌獎,也入圍過惠特布雷獎(Whitbread)的決選名單。目前和先生與兩個孩子定居英格蘭。

繪者簡介:湯尼.羅斯(Tony Ross)

英國著名插畫家,利物普藝術學院畢業,曾經從事卡通漫畫、圖像設計和廣告藝術指導的工作。畫作以活潑靈動卻又精準異常的線條著稱。從1976年出版第一本書至今,插畫作品已逾三百五十冊。

譯者簡介:劉清彥

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時,就被感動得起雞皮疙瘩,所以迫不及待譯成中文,到處和人分享。
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在家翻譯和創作童書,偶爾也到各地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上課或和演講。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滿懷感恩的人生(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蜉蝣是一種非常特 別的昆蟲,幼蟲時期生活在水中,生長至亞成蟲時,背部會長出翅芽,然後順著水草的莖葉或岸邊的石塊爬出水面,停歇很短的時間,隨即螁去亞成蟲的外衣,羽化 為身體細長、觸角短小、背部有薄膜羽翅,還有兩根長尾鬚的成蟲。由於成蟲的口器已經退化,無法進食,所以成蟲只有短短一天的壽命,被喻為「朝生暮死之 蟲」。

朝生暮死,多麼短暫的時間。但是每隻成年蜉蝣依然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和價值。在傍晚時分群聚水塘邊,忽上忽下翩翩起舞,尋覓伴侶、交配產卵、延續下一代的生命,然後在夜幕籠罩大地時,向世界道別。

一天,在不斷推進 的永恆時序中,眨眼間就消逝了,即使在人類七、八十載的年歲中也顯得微不足道。然而,對蜉蝣的成蟲來說,卻是牠們僅有的一生。牠們的生命雖然極短,在英國 著名的童書創作搭檔珍妮.威利斯和湯尼.羅斯的眼中,卻有著豐富深刻的樣貌和意涵。他們透過如詩句般優美溫暖的文字,和亮麗繽紛的色彩,引領讀者進入蜉蝣 的一生,體會她的感受和心情,也看見她處身的美麗世界,體會生命的奧祕和成長的喜悅,從中領悟精彩的人生不在乎「量」的長短,而是「質」的細膩與精緻,懂得欣賞不同的人生風景,也能以感恩的心情面對一切。

四歲時曾經因為看不懂書的內容而哭泣的作者珍妮.威利斯,五歲便手握鉛筆開始寫下自己的第一個故事。她自幼酷愛小動物,求學時代曾經擔任爬蟲類獸醫的助理, 也養過蟾蜍和蛇。她珍愛這些不同物種的生命,甚至連隻蒼蠅都不忍打死,因為她認為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成年後的威利斯,有一段時間將自己優異的文筆 投注在廣告文案寫作上,雖然賺進大把鈔票,但耗時費神的工作卻磨垮了她的身體,也讓她變得鬱鬱寡歡。經過一番徹悟後,才將筆端轉向童書創作。她擅長以語意飽滿又精練的文字,呈現自己對生命的關懷,因為她覺得:「現今的孩童不斷受潮流催趕影響,必須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生命價值和人生方向。」

湯尼.羅斯是珍 妮.威利斯創作上的絕佳搭檔,兩人共同創作了與多膾炙人口的童書。畢業於利物普藝術學院的羅斯,在經歷雜誌漫畫、圖像設計與廣告藝術指導等工作的磨練後, 將活潑靈動又精準的線條與配色帶入圖畫書中。他的畫作結構完整、充滿活力和多樣性,也飽含象徵寓意。他從不擔心風格表現,而是專注閱讀文字,隨文字屬性調整自己的繪畫方式。在這本書中,羅斯將自己往常最重視的線條在畫面上削減至最少,利用顏色突顯故事的情感視覺效果。穿梭頁面間那隻翩翩飛舞的蜉蝣總是帶著 喜悅的笑容,彷彿和畫面中其他洋溢著豐沛生命力的角色和元素,一起鼓舞讀者的心志,幫助他們振作精神迎向自己的人生。

書中的蜉蝣在生命即將結束時,許下自己最後的心願:「小寶寶啊,但願你們的明天,和我的昨天一樣完美!」也為自己的一生滿懷感謝,相信這也是作者和繪者最深切的盼望。若是每個閱讀這本書的大人和小孩,都能懷抱和蜉蝣一樣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麼,不管生命是長是短,都會一樣精彩美好。

書名 蜉蝣的一天
原文書名 Mayfly Day
作者 珍妮.威利斯(Jeanne Willis)
繪者 湯尼.羅斯(Tony Ross)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08
頁數/開本 21×18.5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028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金錢樹

33-the-money-tree

麥小姐的院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怪模怪樣的東西,沒有人知道它是從哪兒來的。幾個月後,怪東西長大了,長成一棵樹,只不過樹上的葉子竟然都是一張張鈔票!
麥小姐每天仍是栽種、採花和餵食動物,好奇的人們前來觀看,瘋狂的採收金錢樹上的葉子,她很訝異這些人的行為,不知道何時才會結束這瘋狂的情形?
神奇的樹上長滿了鈔票,季節轉換的時候,樹上的葉子也會凋零嗎?

一月,麥小姐院子的雪地上長出一棵奇怪的樹。它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會長得這麼快?到了五月,葉子長出來了,但是每個人也都驚訝的發現,那完全不是葉子。麥小姐還是努力做著每天該做的事:栽種、採花和餵食動物。她為那些群聚樹下、瘋狂採收樹葉的人感到震驚。這種情況何時才會結束?季節轉換的時候,樹葉也會從 夏天的翠綠轉變成秋天的金黃色嗎?

「要是這棵樹的葉子都變成鈔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有一天,這本書的作者莎拉.史都華,在果園裡一邊修剪枝葉,一邊看著樹上茂密的葉子揣想。於是,入冬後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她坐在窗邊寫下這個充滿諷喻性的故事。

作繪者簡介:莎拉.史都華(Sarah Stewart)&大衛.司摩(David Small)

莎拉和大衛是美國著名的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夫妻檔。莎拉熱愛大自然、閱讀和寫作,擅於刻畫堅強自主的女性角色。
大衛是耶魯大學的藝術碩士,他的作品常常在迷人的幽默中散發溫和的力量,除了自寫自畫,也和妻子莎拉合作了多本膾炙人口的圖畫書。
本書是他們的第一部作品,此外還包括曾經榮獲凱迪克金牌獎的《小恩的祕密花園》、《愛書人黃茉莉》等書。他們目前定居於美國密西根州。

譯者簡介:劉清彥

覺得自己很像莎拉和大衛筆下的「黃茉莉」,生活過得簡簡單單,唯一的財產是房間裡堆得滿坑滿谷的書。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目前專事童書創作與翻譯工作,偶爾在報紙寫寫書評,每個星期天都會到教會跟小朋友說故事,也經常去各地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真正的富足(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要是這棵樹的葉子都變成鈔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有一天,這本書的作者莎拉.史都華,在果園裡一邊修剪枝葉,一邊看著樹上茂密的葉子揣想。於是,入冬後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她坐在窗邊寫下這個充滿諷喻性的故事。
 
這棵長滿鈔票的樹,不管生長在誰家的院子,鐵定都會被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珍寶,然後小心謹慎據為己有。但故事中的主角麥小姐卻有令人稱奇的反應。首先,當樹芽從積雪未融的春泥中竄冒出來時,她沒有把它當成雜草急於鏟除,而是靜靜看著這棵模樣奇特的樹,如何開展它的生命。接著,怪樹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開枝散葉, 初夏時分就已經蔥鬱茂密,長滿了鈔票葉子。她把鈔票葉子送給小孩作紀念,樂於讓左右鄰舍隨意摘取,即使後來引發一陣搶奪風暴,她依然冷眼旁觀一切,按照自 己的生活步調,不受影響的過日子。
 
麥小姐自始至終都將這棵樹當成一般的樹看待,就算葉子是鈔票,對她來說,那也只是樹的葉子罷了。但是在旁人眼中可不是如此,滿滿一樹花花綠綠的鈔票在枝頭隨風擺動,的確教人難以抗拒誘惑。於是,這棵奇怪的樹便清清楚楚突顯和對比出,麥小姐和其他人不同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
 
相對於那些爭相搭架梯子、騰空攀 爬搶摘鈔票葉子的投機份子,麥小姐顯得格外腳踏實地。她的日子過得極為簡樸,每天在園子裡栽種收成、縫拼布、繪畫和閱讀,儘管沒有優渥富裕的物質,她那像孩童般純淨的心靈,卻因為懂得經營和細細品味生活,變得豐富又滿足。相較於那些在金錢樹上強取爭奪的人,麥小姐也顯得份外仁慈慷慨,那些鈔票葉子既是白白得來,她也白白捨去,讓貪婪的人各取所需,因為對她而言,那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其實,故事中的麥小姐就是作者莎拉.史都華自己的寫照。這位個子清瘦、害羞、喜歡恬靜鄉間生活的童書作家,每年五月開始到下雪前這段期間,她幾乎整天泡在自己擁有的五座花園和一座果園中,辛勤栽種、採花拾果。她自幼熱愛閱讀和園藝,圖書館和花園是她最喜歡、也最能給她安全感的地方。所以每當遍地銀白的雪季, 她便像冬眠的動物,蜷縮在自己的書房或圖書館,將她一心喜愛的田園自然,用文字編織進故事裡。
 
史都華用字極為謹慎,而且非常重視文字的象徵與意涵深度。在這個故事裡,她以十二個月份為段落,利用與麥小姐性格極契合的淡雅溫柔筆調,娓娓敘述故事,讓荒謬、衝突和諷刺隨著緩緩推展的情節自然湧現,最後收在麥小姐意喻深遠的微笑,留下耐人尋味的餘韻。此外,她的故事大多以女性為主角,尤其強調女性的自主性格,不管是這本書中不被金錢誘惑撼動的麥小姐,視閱讀勝過一切的《愛書人黃茉莉》,還是《小恩的祕密花園》中以花朵和動人信箋帶給人愛與溫暖的小女孩,都 清楚表現出屬於他們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想法和作為。
 
最能淋漓盡致呈現史都華作品中特有的熱情、幽默感與諷喻性的插畫家,大概只有她的先生大衛.司摩了。這位擁有耶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的插畫家,擅長用靈動的線條和柔合的色彩,營造迷人又具感染力的畫面。他在這本書中盡可能淡化(或只勾勒局部)那棵引起風波的金錢樹,卻利用大量的空間來描繪麥小姐的樸實生活,和那些搶奪金錢的貪心民眾,用畫面的強烈對比將文字中點到為止的意涵展現出來,產生極大的視覺震撼力。
 
這對創作夫妻檔始終堅持遠離塵囂的鄉間生活,並且從田野自然中尋覓靈感,因為他們參透了物質世界的虛華不實,深知唯有心靈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因此,他們也辛勤的用自己的文字和圖畫,為每個大小讀者耕耘一座座美麗的心靈花園。

書名 金錢樹
原文書名 The Money Tree
作者 莎拉.史都華(Sarah Stewart)
繪者 大衛.司摩(David Small)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596
頁數/開本 26×21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7460882
定價 港幣80元(道聲之友:港幣68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爸爸的頭不見了

013-la-tete-ailleurs-16-9

爸爸的頭不見了該怎麼辦?你當然得為他做個新的啦!

你需要一些舊報紙和顏料,還有一顆用來當鼻子的馬鈴薯。

爸爸沒有頭,其實有不少好處:他不會大吼大叫,

也不會打呼,不管你說什麼他都同意,他還很會吸地板呢!

可是,

爸爸到底能不能找回他真正的頭呢?

作者簡介:安德魯.布查(André Bouchard)

法國主要雜誌的幽默漫畫專欄畫家,他同時也自寫自畫為小朋友創作了好幾本成功的圖畫書。由於十分景仰昆丁.布雷克的才華,他寫了<爸爸的頭不見了>這個故事,請求他幫忙配圖,昆丁.布雷克也欣然同意。

繪者簡介: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生於1932年,英國第一屆兒童文學桂冠得主,2005年更因為對兒童文學的卓越貢獻獲頒司令勳章(CBE)。擅長以簡明、鮮活又靈動的線條構圖,搭配寫意的水彩,造就非常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插畫作品難計其數,也屢獲各大獎項,其中包括1981年的英國格林威大獎、2002年國際安徒生大獎等。目前定居倫敦。

譯者簡介:劉清彥

譯完這本書後,赫然發現,原來周遭有好多爸爸的頭都不見了卻不自知,真希望他們的小孩都能唸這本書給他們聽,趕快把搞丟的頭統統找回來!很慶幸自己的頭一直都在,還可以為小朋友譯書寫書和講故事,也能到處去演講,還可以主持一個電視兒童閱讀節目和廣播節目。

熱烈推薦

閱讀分享:一不小心,我們也會變成無頭爸媽! (姜義村博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

這是曾經在我家書房發生的一段對話……
「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啊!寶貝,什麼問題?」我一邊回答一邊繼續修改學生的論文。
「爸,我現在可以用手機打電話跟我同學聊天嗎?」
「可以呀!」我一邊修改論文一邊無意識的回答。
等到論文改完看到手機的通話記錄,我居然問孩子:「咦?你為什麼用手機打給同學聊天?我有說過可以嗎?」

「你的孩子唸書的班級是幾班呢?」、「知道孩子班導師的名字嗎?」、「你能說出孩子在班上最要好的朋友的名字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和討厭哪些科目嗎?」。在這幾年的多場演講中,除了幾位全職的媽媽,大部分的父母都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唯一令我驚艷而記憶深刻的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場「活力家庭幸福營造」的報社公開演講中,有位爸爸居然能毫不考慮的回答出所有問題。演講後的互動,我發現他是位相當愛家的牧師,至今我仍忘不了他們全家幸福的畫面。

我也常在這類演講中和聽眾分享一個笑話,內容是一位同事的真實故事:有天下午學校會議臨時取消,他想到很久沒有去當代家庭的父母常常處在工作和家庭兩頭燒的情況,努力為生計打拼,只想多賺點錢讓家裡好過一些。也因此,許多父母在下班之後,仍然會掛心自己的公事。在網路發達之前,他們大概會選擇留在公司加班,但現今許多父母則是回到家後,以數位遠端科技與電腦繼續未完的工作。這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書中的無頭爸爸或媽媽,爸媽的身體雖然回到家了,可是頭(心)卻好像還留在公司……身為教授與研究休閒幸福學的我,經常受邀講授休閒與家庭幸福營造的相關主題,演講過程中我總不忘提出幾個小問題測試現場聽眾,了解一下爸媽與孩子的互動情形。我最常問的問題包括:「你知道上也可能是很多媽媽最大的願望吧!)、逛百貨公司時孩子們可以予取予求盡情買想要的玩具……雖然沒有頭的爸爸有這麼多好處,然而,在媽媽和孩子們的內心深處最想念的,還是爸爸真正的頭,因為那個頭不但有巧克力蛋糕的特別配方,可以用低沉的聲音為他們說床邊故事和發出媽媽最想念的打呼聲,更重要的是,那個頭裡面還有體貼和關愛他們的心思意念。

為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和書中的無頭爸爸有些相似呢?工作忙碌時,心思全放在公事上,以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就能完全替代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其實不然,家人與孩子所渴望的是真正的陪伴。我相信一心一意為家庭打拚奮鬥的爸媽們,看了這本圖畫書後,想必會和我一樣冷汗直流吧!心想自己是不是也成了無頭爸媽了呢?再不趕緊將自己真正的頭裝回去,遲了的話,恐怕孩子們會遺忘了您真正的頭呢!接孩子下課了,便興沖沖跑到孩子學校門口等待他放學,可是等到全校學生都走光了,還是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心急之下用手機打了電話給兒子,沒想到兒子說他也在校門口, 但為何見不到彼此呢?當他說出他在校門口右手邊的便利商店時,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大笑,兒子說:「爸, 我已經唸國中了,你還跑去國小門口接我!」此外,我也很喜歡在演講中分享和討論一則廣為流傳的網路故事:一個孩子跟自己父親借錢, 借錢之前還問自己父親一個小時的薪資是多少,父親原本以為孩子要買什麼奢侈品,內心感到不甚愉悅,但沒想到孩子借到錢之後,湊上自己省吃儉用的零用錢,對父親說,他希望付錢給爸爸買他一個小時,請爸爸提早一小時回家和他共進晚餐。

在這本看似輕鬆有趣卻發人深省的圖畫書中,故事裡的爸爸為了完成「超級棘手又非常重要」的計畫,把自己的頭留在辦公室裡而開始了許多趣味橫生的情節:不論是乖乖做家事不發脾氣、睡覺不打呼(以上也可能是很多媽媽最大的願望吧!)、逛百貨公司時孩子們可以予取予求盡情買想要的玩具……雖然沒有頭的爸爸有這麼多好處,然而,在媽媽和孩子們的內心深處最想念的,還是爸爸真正的頭, 因為那個頭不但有巧克力蛋糕的特別配方,可以用低沉的聲音為他們說床邊故事和發出媽媽最想念的打呼聲,更重要的是,那個頭裡面還有體貼和關愛他們的心思意念。為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和書中的無頭爸爸有些相似呢?工作忙碌時,心思全放在公事上,以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就能完全替代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其實不然,家人與孩子所渴望的是真正的陪伴。我相信一心一意為家庭打拚奮鬥的爸媽們,看了這本圖畫書後,想必會和我一樣冷汗直流吧!心想自己是不是也成了無頭爸媽了呢? 再不趕緊將自己真正的頭裝回去,遲了的話,恐怕孩子們會遺忘了您真正的頭呢!

書名 爸爸的頭不見了
原文書名 La Tete Ailleurs
作者 安德魯.布查(André Bouchard)
繪者 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726
頁數/開本 23×32.2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小學一、二年級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218
定價 港幣93元(道聲之友:港幣79.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