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森林的小紅帽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小紅帽要穿過森林去看外婆。
帶著導盲手杖,她一個人慢慢地走進了森林。

聽說森林中住著可怕的大灰狼,而且牠最喜歡吃小動物。
「你看不見,可以用耳朵聽呀!」路上遇到的兔子告訴她。
「你看不見,可以用手摸呀!」刺蝟跟她說。
「你看不見,可以用鼻子聞嘛!」臭鼬跟她說。

森林真的像動物們說的那樣可怕嗎?
看不見的小紅帽是否能避開大灰狼,平安抵達外婆家呢?

【得獎項目】本作榮獲義大利全國高等藝術院校CLAUDIO ABBADO插畫競賽金獎

作繪者簡介:韓煦

職業插畫師及自由藝術創作者。
筆名含蓄挺好。1987年生於中國山東省,2010年山東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系畢業,並有義大利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插畫出版藝術碩士學位。
現居義大利從事插畫及兒童繪本創作。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面對邪惡,可以選擇善良(編輯室手札)
這是個不同以往的《小紅帽》故事。作為一則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小紅帽》帶著濃厚的警世意味,奉勸世人不能輕信他人。隨著時代演進,故事的寓意也不斷推陳出新。《走出森林的小紅帽》一方面繼承了善惡對立的基調,另一方面則以看不見的小紅帽作為主角,展開一場森林大冒險。失去了接收外界訊息最關鍵的視力,視障者感受中的世界可能是什麼樣子?《走出森林的小紅帽》的作繪者韓煦將這樣的感受具象化,以繪本的形式表達視障者的處境,其實是個不容易的嘗試。在這個刻意營造、「眼見並不為憑」的世界中,小紅帽依賴聲響、質地和氣味來感知外界。作者特別選用「沙沙」、「嗖嗖」等狀聲詞模擬聽覺辨物的當下;畫面表現則以現代極富設計感的拓印剪紙,簡潔又鮮明地再現了人類觸覺的初始印象──圈狀如木節代表樹皮,參差錯亂象徵毛髮、井然有序的紡織紋理是衣物⋯⋯形形色色的物件都有足以區別自身的圖樣,彷彿視障者觸摸紋理就能感知外物。而兔子充滿壓迫感的龐大身形、刺蝟背上利刃般的尖刺等,更以圖像語言透露出小紅帽對未知事物的想像與懼怕。

然而,故事的安排也有許多盲點如:森林裡的動物建議小紅帽善用感官、小紅帽沒認出身邊的大野狼等等。事實上,毋須旁人提點,視障者無時無刻不在善用自己的感官,並藉此發展出一套感官和動作彼此協調的生活模式,甚至比明眼人更快察覺周遭異變。值得玩味的是,不具威脅的小動物全都拒絕了小紅帽的請求,別有居心的大野狼反而伸出援手。這樣的情節一方面道出了視障者的困境,另一方面則讓我們思考:明眼人真能同理視障者的處境嗎?我們選擇協助或拒絕對方是出於怎樣的動機?視障者又該怎麼回應他人的「好意」?這是視障者每天面對的真實生活,同時也帶出「良善」與「邪惡」並不容易區分的副主題。

因為有時,善良和邪惡甚至彼此共存。故事中代表邪惡的大野狼最後打消害人的念頭,信守承諾,護送小紅帽直到外婆家,好像悔過向善;書封底卻畫著牠遺棄了小紅帽的衣角,決絕地回歸山林;這是小說中塑造立體人物常見的手法,好讓角色性情更真實、更富人情味。然而,這樣的結局也留給讀者許多懸而未解的疑問:是人心太險惡,讓人們無法互相信任;還是因為人們彼此猜疑,反而讓人心失去了良善?換個視角,我們可以問:當孩子呱呱墜地時,父母希望他們看到的世界是良善美麗,還是危險醜惡的?

小紅帽選擇以善意對待不懷好意的大野狼,最終感化了對方,乍看之下是愚不可及的童話情節;然而,《聖經》也提到同樣的選擇:「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就算人會背叛對方的信任、暗中算計他人、假冒為善欺世盜名⋯⋯;上帝仍挑戰世人在人生無數個選擇中,主動選擇善良,而非邪惡。祂並非不知道險惡世代中堅持良善多麼不容易;相反地,祂訂出高標準,要人們去愛可能傷害自己的人,「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父母無法一輩子讓孩子活在保護傘中,也無法避免孩子不被世界的醜惡所傷,畢竟沒有人能預知他人行動的動機;然而,就像小紅帽最後平安走出了森林,面對邪惡時,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善良──因為善良終究能戰勝邪惡。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友善與互助讓世界更添光彩(胖叔叔陳銘驤 / 說故事達人)
讓我們先試著閉眼傾聽這個故事,體會一下眼睛看不見的小紅帽,她要如何認識森林裡的世界?如何走過森林去看外婆?然後再看看繪畫中的畫面、構圖、色彩和紋理,感受一下從晦暗漸漸轉成繽紛多彩的美好視覺饗宴。《小紅帽》是我們都熟知的童話故事。而在這個故事裡,小紅帽戴著墨鏡,拿著導盲手杖,這趟旅程一定是明眼人無法想像的艱難。路上遇到的動物們說,森林裡有可怕的大野狼,牠們用身上的尖刺和放出的臭屁讓她認識大野狼的身體特徵:牙齒尖銳,而且體味很重。

但是,當真的遇上大野狼時,小紅帽卻沒認出來。單純善良的她相信大野狼說自己是一隻狗。因為有了同伴,路途中,她開心享受陽光、鳥叫與花香,採花摘果送外婆,也將花朵和水果分享給幫助自己的大野狼……就在大野狼露出本性,卻不小心跌進大坑裡受傷時,她還用導盲手杖救牠出來,並撕下自己的紅布衣角幫忙包紮!大野狼最後被小紅帽的真心對待感動,決定信守承諾送她去外婆家,這讓森林裡的動物們非常驚訝。而在小紅帽與大野狼要分別時,他們淡淡地微笑互看,那是一種友好的心靈對視,一次善良的情感交流。

當你看完或聽完這個故事,不妨再次閉上雙眼想想:失明的小紅帽在探索未知的外界時,她如何把握仍有的聽覺、觸覺和嗅覺去體驗一切?遇到大野狼時,小紅帽沒認出來的原因可能是什麼?看到小紅帽以真誠善待、真情救助大野狼時,你曾想過大野狼能被感化,甚至以友愛回報嗎?

看不見的世界看似黑暗無助,但若有了友善與互助,這份善良將能增添生命中溫暖的光明與色彩。

書名 走出森林的小紅帽
作繪者 韓煦
商品編號 TW858
頁數/開本 24×21cm/48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9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184
定價 港幣99元(道聲之友:港幣84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帝哥的金翅膀

52-tico-and-the-golden-wings
四度榮獲凱迪克獎的寓言大師李歐.李奧尼,在這本書中,述說一個生來沒有翅膀的小鳥美夢成真的故事,只是他得到的是一對金翅膀,因此,他的朋友開始排斥他:「你以為有了那對金翅膀,就比我們還要高貴,對不對?……」
帝哥處理他身上金羽毛的方式,和他所學到的重要功課,使這個代代傳頌的經典寓言,成為值得小孩謹記在心的故事。《帝哥與金翅膀》曾經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和插畫家協會的年度最佳童書。

作繪者簡介: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1910年生於荷蘭,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卻鍾情繪畫和圖像設計。1939年移民美國,除了在大學任教,也擔任廣告公司設計師,五十六歲後專心從事圖畫書創作。曾以《田鼠阿佛》、《小黑魚》、《阿力和發條老鼠》、《一吋蟲》四度榮獲凱迪克榮譽獎。李奧尼於1999年過世,留下三十多部作品,中譯本尚有:《小藍與小黃》、《老鼠阿修的夢》、《魚就是魚》、《這是我的》、《鱷魚柯尼列斯》、《一顆非常奇妙的蛋》和《綠尾巴的老鼠》。

譯者簡介:劉清彥

沒有金翅膀,卻有個喜歡編故事的腦袋,和一顆熱愛跟小朋友分享故事的心。一直努力向李歐尼看齊,希望能像他一樣,寫出許多有趣又令人玩味的故事。學的是新聞卻熱愛兒童文學,每天專心翻譯和創作童書,也常常到各地為喜歡圖畫書的大人演講或上課。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既獨特又和諧 (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本書的創作者李歐.李奧尼被喻為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寓言大師,雖然五十六歲後才開始潛心創作圖畫書,過世前只留下三十餘部作品,絕大多數卻都被視為必讀經典,也深受全世界兒童的喜愛。

他從1959年問市的第一部作品《小藍與小黃》,便清楚揭示他為孩童創作圖畫書的核心理念。李歐尼藉由藍色與黃色兩張小紙片的合合分分、獨立與交疊的遊戲和相處過程,呈現個體的獨特性,以及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他認為成長過程中的小孩必須好好凝視自己,誠實快樂的活出自我,表現自己的特質和才能,同時必須學習加入群體和他人相處,建立和諧的關係。因為只有尊重個體的獨特和差異性,又彼此接納,相互融和,大家才能一起創造最美好的生活。

因此,李歐尼的作品幾乎都圍著這樣的主題打轉。不管是那隻看似特異獨行,卻非常清楚自己特質的《田鼠阿佛》;在群體中顯得與眾不同,卻能成功整合同伴並且扮演退敵重要角色的《小黑魚》;還是從凡事宣告《這是我的》,轉念明白共有和分享意義的三隻小青蛙,都在提醒和幫助小朋友思考自我和團體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價值取捨。
李歐尼並沒有直接了當闡明道理,而是透過故事的角色和情節鋪陳,一點一滴引導小孩思考,並且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拉上關聯。這本《帝哥的金翅膀》不但是明顯一例,更是深化和擴展這個主題非常重要的作品。

故事中的主角帝哥生來便沒有翅膀,和同伴相較,他顯然有所殘缺。但是同伴不僅沒有因此鄙視或嘲諷他,甚至伸出援手協助,使他依然得以飽食和成長。有趣的是,當帝哥美夢成真,長出那對華麗耀眼的金翅膀後,同伴反而紛紛離他遠去。沒有翅膀和長出金翅膀同樣是「與眾不同」,帝哥外表的改變使同伴看待他的眼光也有所不同,他們可以接受和幫助比自己弱勢的帝哥,卻無法接納看起來比他們高貴的帝哥。

幸好帝哥的「心」沒變。他過去從同伴那裡獲得的關愛和協助,早已轉化成一股內在的力量。於是他效法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將自己亮麗且價值不斐的羽翅分送給貧窮人,一如過去他接受同伴的照顧。因為這樣充滿恩慈的施予,窮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帝哥也為自己掙得一雙和大家相同的翅膀,重返群體。
和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時,有個小男孩說:「那對金翅膀其實是上帝給帝哥的考驗!」他的意思是,如果帝哥因為有了這對金翅膀就變得很驕傲,大家一定很討厭他,他可能就會孤單一輩子。「有了漂亮的翅膀卻失去朋友,帝哥也不會快樂,」小男孩說。

我很贊同他的閱讀觀點,但更令我感動的是,有個小女孩從帝哥和他的同伴身上看見施予的示範,後來願意提領自己辛苦攢下的零用錢,默默為班上一位父親失業的同學繳交營養午餐的費用。

李歐尼將這個故事的場景設定在印度,似乎有意讓生活在富裕國度(美國與其他有能力出版和閱讀這本書的國家)小孩,瞭解並關心那些第三世界人民的貧困生活。其實,這些「貧困的印度人」常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見得擁有帝哥的金翅膀,卻可以學習從他的眼光看待自我與群體的關係,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並且發揮這樣的特質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許只是一個善意的舉動,就可以為自己和周遭身處泥淖困境的人,帶來美好和諧的生活。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聖經箴言十一章25節)

書名 帝哥的金翅膀
原文書名 Tico and the Golden Wings
作繪者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譯者 劉清彥
商品編號 TW640
頁數/開本 22.2×27.3cm/32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9866735691
定價 港幣86元(道聲之友:港幣73.10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好國王溫徹拉斯

好國王溫徹拉斯注視著窗外,在聖司提反節那天,當時冰雪覆蓋,全地都平舖著厚厚的白雪。那一夜月光照耀大地,然而寒氣逼人,國王看見一位窮苦人,正在撿拾寒冬取暖的木柴。

這個故事是根據發生在第十世紀的真實事件所撰寫的,敘述一位好心的國王和他的僮僕,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動身前往幫助一位貧窮人。而他們在路程中,也經歷了一個奇蹟。

提姆‧雷偉生動活潑的插畫,為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注入生命力,也提醒大大小小的讀者們:能有行善的能力是一種恩典。

作者簡介:約翰.尼爾 (John M. Neale)

是一位聖公會的牧師,他在1853年寫下〈好國王溫徹拉斯〉的歌詞,鼓勵孩子在聖司提反節(12月26日)慷慨助人。

譯者簡介:信建宏(David Hsin)

1952年7月26日生於高雄市,成長於屏東。高學師範學院工業教育系、中國文化學院勞工研究所畢業。曾任教屏東高中與台北市建國中學,後轉業至中國鋼鐵公司任工程師。1984年起,全職參與服事,服務單位包含屏東基督教醫院、勝利之家、門諾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與花蓮黎明教養院等機構。現僑居加拿大溫哥華,參與教會事奉。

書名 好國王溫徹拉斯
原文書名 Good King Wenceslas
作繪者 約翰.尼爾 (John M. Neale)
譯者 信建宏(David Hsin)
商品編號 TWC549
頁數/開本 25×25cm/40頁
印刷 彩色/精裝
適讀年齡 八歲以上
國際書號ISBN 9780973877953
定價 港幣83元(道聲之友:港幣71元)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